sp; “娘,到时候照片洗出来就挂在咱家的大门上。”刘一民故意说道。
杨秀云知道刘一民在调侃,但还是大声说道:“行,我看行。”
热闹过后,一家人将衣服给换了,坐在温暖的华侨公寓里面,讨论起了回家要带什么。
晚上杨伟光又给刘一民通了电话,告诉他上级领导原则上已经同意,正在研究,具体发文要到春节后了。
“一民同志,接下来就看你们文研所的了。我们准备把每周周日八点到九点的黄金时段给《青年夜话》栏目,频道是中央广播电台主频道,你觉得怎么样?”杨伟光比刘一民的心情更激动。
“我看可以,具体的咱们当面沟通,等我从老家回来吧。”
“行!”
二月五号,一家人坐上了飞往郑州的飞机。在起飞的过程中,刘一民和朱霖观察着刘雨和刘林,生怕他们有所不适。
这是一架安24,噪音非常大,有时候叮当叮当的,像是老旧的大巴车。
刘雨和刘林没问题,杨秀云倒是起飞的瞬间晕机了,等到了空中好了很多。
三人好奇地看着外面的风景,云彩很重,像是又要下雪一般。
“我嘞个亲娘嘞,这就是天上啊!”杨秀云觉得外面的云彩真像棉花。
“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朱霖解释道:“咱们飞机能直接从云彩里面穿过去。”
等飞机落地,杨秀云有点腿软,等其它乘客都下车后,她才恢复正常。
二月六号十二点,他们终于抵达了汝县。刘福庆和大哥大嫂早就在这儿等着了,刘福庆寻到他们,迫不及待地将刘林抱在了怀中。
杨秀云让刘雨和刘林问刘安叫大哥,可惜两个小家伙谁都不喊,咬着牙像是遇到了抢玩具的。
众人一阵笑后,坐着拖拉机回到了麦积大队。
大队上空冒着炊烟,炊烟里面夹杂着肉香味。家家户户大门虚掩,小孩子也窝在家里吃肉不肯出来。
刘福庆指着枯叶河旁边的一处高地说道:“今年咱们大队猪都杀了五六头,家家户户最少割了五斤肉,家家都能过个喜年。”
走到新小学选址的地方,李兰勇的父亲李大山在旁边蹲着,看到他们后,嘬了口旱烟,冲他们招手说话。
“这儿就是新小学的工地,我跟你大山叔商量了,新一代娃多,建两层共十二个教室,一年级一个,剩下的当老师办公室,或者老师宿舍。”
李大山笑着说道:“县里面说,咱这小学就叫‘一民小学’,我跟你爹都觉得好,就是这花费的事儿,还想跟你商量商量。”
“现在算需要花多少?”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刘福庆说道:“咱们大队人出劳力,这不算钱,材料钱加上饭钱,得一万五千块钱左右,要是建个围墙、校门、花坛,得两万。”
“那就两万!”刘一民直接说道。
李大山犹豫道:“其实咱乡下没必要那么好,一万五建的就可以。”
“大山叔,要建就建好点,另外打个井通个自来水吧,孩子们别再跑到河边或水塘里面提水。”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