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接下来有请刘一民教授。”
刘一民从后台缓步走出,冲着激动地学生和镜头摆了摆手,接着坐在了赵忠湘的旁边。
“刘教授好。”
“主持人好。”刘一民看着赵忠湘笑着说道。
赵忠湘觉得刘一民的笑容有点奇怪,这一诧异差点打扰到了他采访的节奏。
赵忠湘先从最近大家都挤破脑袋要看的《血战台儿庄》入手,询问刘一民的写作思路以及对历史的态度。
刘一民趁机讲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正确对待历史和国家统一的问题,最后点题到了老兵归国探亲的问题上。
“刘教授认为双方可以逐步的扩大交流,是这个意思吗?”赵忠湘问道。
“对,通过一步步交流,扩大互信,我们谁都不能做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刘一民讲了一些老兵的境况和对家乡的想念,台下的学生听到后泪流满面。
赵忠湘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换话题,心里祈祷别让学生哭完喊起口号闹了会场。
采访进行了约三十分钟后,赵忠湘终于切入了正题,开始询问刘一民关于一些中国青年迷茫的问题和对出国的向往。
“迷茫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存在,尤其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更会迷茫。我们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投石问路,由此折射到个人身上,自然也会迷茫。
出国问题确实存在,在燕大也有很多学生。但我很想问问现在的大学生,你们是一个民族通过高考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一批人,你们出国是为了享受,还是为了报效国家。
我跟钱学森钱老聊过,聊过他为什么会回来?他说为了国家和民族。如果我们这部分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不为了祖国和民族,那还有什么希望?当然,中国奔腾的历史证明,永远有无数的年轻人愿意为国家的发展抛头颅洒热血。”
央视的人对刘一民的反应十分满意,台下的杨伟光频频点头。
赵忠湘夸赞道:“不愧是青年人称呼您为青年精神导师,我相信这同样是无数青年的心声。很多人觉得外国很发达,很有人文精神,更民主和自由,人们也更平等,你觉得呢?”
“那就回到一个问题,黑人是不是人?如果黑人不是人的话,可能确实比较平等,这只是比较。另外,大资本家和普通人是不是平等呢?如果是的话,也就不存在剥削了。所以,平等在哪里呢?”
“出国的人好像都在告诉我们,国外真的很好。”
“我出国我也会说我过的很幸福,我要说不幸福,我有面子吗?这不是幸不幸福的问题,这是面子问题。我在国内不幸福,到国外还不幸福,那我不白出国了吗?”
台下笑声一片,访谈的氛围顿时轻松了起来,赵忠湘采访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赵忠湘继续说道:“最近几年一些知青找不到工作,也有一些青工下岗待业,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青年人要解放思想,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变动,说明机会也多。卖茶叶蛋都比造导弹挣钱,这说明普通人也有机会。
如果现在是三四十年后,当我们回顾改革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机会和梦想并存的时代,是造梦时代。你的想法会变成财富,会变成你想要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