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中国青年导师——刘一民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研究有点心得,将由我领头做此项研究,各位教授可以派手下的研究生过来帮忙,逐渐培养一批擅长国际传播的学者。”

    刘一民看几个教授有点疑惑,刘一民快速地讲了自己关于对外传播的看法,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就是霸权。在对外传播的时候,新闻记者要敢于刺刀见红,不说掌握整体的舆论话语权,也要掌握部分的舆论主动权,给西方设置议题,咱们设置讨论点,让他们去谈。”

    袁行霈鼓掌说道:“一民,难怪学生们都说你应该去教新闻专业,你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我跟美国的传播学教授交流,他们的观点跟你很一致,你对传播理论的了解非常深。”

    方汉奇说道:“正好,我手下有几个研究生,让你帮我调教调教。”

    刘一民又跟他们探讨了诸多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理论,以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

    十二点钟会议结束,几个老教授和青年教授相继离去。

    李良荣对刘一民讲的国际传播非常感兴趣,想要加入刘一民的研究中。

    “可是你寒假后受训就结束了,得回到沪市了。”刘一民皱着眉头说道。

    “能不能再延期啊?”李良荣很没有底气地说道。

    刘一民拿起茶杯轻飘飘地说道:“只要你们复旦同意,文研所没意见。”

    个把人的补贴,文研所还是没放在眼里的。

    回到家吃过午饭,下午重新来到了燕大,大二有节课他得上。下午四点的课,在办公室里还有足够的时间,他要将上午没出完的考题给出完。

    等大二和大三的考题写完,刘一民将内容交给了闫真几人,让他们刻刻版,再油印出来。

    “记住,谁都不准透露考题。”

    “明白,刘教授。”

    闫真去领了两套刻版的工具,开始用铁笔在蜡纸上面刻印了起来。

    戴建业将自己写的论文拿过来给刘一民看了看,标题是《汉唐文学走向及社会制度和境况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易众天,你觉得建业同志这篇论文怎么样?”刘一民看向正仰着脸思考的易众天。

    易众天赶忙站了起来:“刘老师,我觉得逻辑和证据都很完整,戴建业同志尽管刚教书,但文学修养值得我学习。”

    “你说的不错,里面的内容是非常严谨。建业同志,你写的很不错,吴组缃教授是什么意见?”刘一民询问道。

    戴建业说道:“吴组缃教授认为可以发表到燕大的学术期刊上。”

    “好,可以投一投。你们看看戴建业同志,跟你们一起来的,论文写作能力这么强,你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不要再懒散下去,可就剩半年了。”刘一民拿戴建业PUA起来了其余几人。

    戴建业挺胸抬头,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梁永安说道:“刘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写出合格的论文。”

    “在咱们文研所,论文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如何育人,为谁育人这个问题。”刘一民说完,跟他们摆了摆手,离开中文系,准备上课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780wodegeiwentanshangtangke/read/97/6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