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电影就是他写的。最近他在咱们基地,说是来采风来的。您瞧,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刚来就写的这么好,比咱们春雷文工团强多了。”
“我想起来了,你去忙吧!”
等小刘走后,邓院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老首长,您在办公室呢?您来一阵子了,我找您聊聊天。”
“家先同志啊,来吧,我正在办公室呢!”
7月10号,刘一民接到老首长的通知,走进了他在基地的办公室。
刘一民走进去后,立马被旁边坐着喝茶的男人吸引了,对方在喝茶的同时,也在打量着他。
“一民,快坐,你猜坐在你面前的这位是谁?”
刘一民说道:“一定是位大科学家!”
“哈哈哈,他就是你此行要见的人,邓—家先同志,第九研究院的院长!”
“您好,邓院长!”
“你好啊,小同志,你的名字很响亮啊,短短十天就传遍了马兰,连我也听到喽!”邓院长笑着说道。
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就是心血来潮,跟您不能比。”
“作家讲究心血来潮,我们攻关的时候,思路也讲究心血来潮,由此可见,文理是相通的,听老首长说,你在燕京的时候见到了学森同志?”
“能见到钱老是我的荣幸。”
“钱老平常不愿意接触记者或者是作家,能跟你见面,说明你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文学虽然不直接对科学进行攻关,但能够提高大家的士气。你这首歌写的是真好,是啊,在奔腾的浪花中,我是哪一朵?”
老首长插话道:“你是最大的那一朵!”
“老首长,这成绩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我一个人也干不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就是看着这些字儿,心里面仿佛被一柄大锤击中了,我相信基地的同志们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的痛苦不能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荣誉也不能给大家分享。我们取得一次胜利之后,来不及找人庆祝,就要埋头投入到下一次项目攻关之中。”
老首长趁机说道:“你们两个聊一聊,我先出去转一转。”
等到老首长出去后,刘一民先开口道:“邓院长,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问吧!”
刘一民说道:“您后悔过回来吗?据我所知,您的同窗好友现在已经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了,您比他更优秀,如果您没回来的话,全世界科学界最高的荣誉非您莫属。”
“不后悔,当年父亲教育我科学报国,我有了科学,却不报国,那不是愧对父亲的教诲吗?再说了,种子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才能发芽,如果我在外国,也可能取得不了这种成就。”邓院长坦诚地说道,眼睛里没有一丝异色。
刘一民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老首长让我来这里的用意,现在改革开放了,条件好了,很多人想出去。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一杆旗帜,一个榜样。”
邓院长起身从窗户里望着马兰说道:“我不是榜样,还有很多的好同志是榜样,牺牲的永怀同志更是榜样,马兰基地里的人都是榜样。你也是,刚才老首长给我讲了讲你的事情,你做的不错嘛!
十五万美元说不要就不要了,我一辈子也没见过十五万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