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拒绝哈佛大学招揽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钱。

    对于资本来说,爱屁用没有,挣到钱才是关键。

    一些经济方面的政策,有时候刘一民甚至要跟团里面的所有人商量,生怕自己记错。

    其余人都十分配合,看到美国的发展,自然也希望中国跟上去。

    美国对于国内普通人的冲击大,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冲击也不小。

    文联的大佬之一的丁令在前两年从美国回去,沮丧的说美国有现代化的超级商场、房子和车子都可以贷款购买等等,跟她以前想象的美国不一样。

    王濛第一次来到美国,回去的时候心情也没办法平静,不知道该怎么向国人描述美国。

    隔天,美国的报纸开始刊登昨天的发言,刘一民的发言被各大报纸转载,一些报纸用了一些惊悚的标题《中国作家蔑视美国的发展成果》。也有一些报纸,比较客观的刊登了刘一民的所有发言。

    上午准备去参加华人作家的聚会,几个人在路边顺便买了许多美国报纸阅读了起来。

    看完一些断章取义的报纸,几个老同志气得脸色铁青。

    “记者就是这样!”聂华令安慰道。

    到了纽约的一处别墅,聂华令说道:“你们认识宋希炼长官吗?他现在也在纽约,和一些华人成立了统一促进会。”

    “是吗?我去政协见过几面!”张广年说道。

    “对,宋希炼长官今天也在!”

    走进别墅,里面坐着十几个人,中间一个老头穿着格子衫,头发花白,但看起来带着威严,刘一民猜测应该是宋希炼。

    介绍之后,果然如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引起了刘一民的注意,那就是郑愁予。

    “这就是美国报纸上的那位年轻人吧,小同志,我是宋希炼!”

    “您好,宋长官!”

    “你讲的好啊,比我们敢讲,跟老头子讲讲国内吧,几年不在,想知道发展到什么样了!”宋希炼说道。他1980年被批准来纽约探亲,之后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张广年握着宋希炼的手,几个人慢慢的讲着。

    郑愁予低声对着刘一民说道:“一民,国内朋友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上面写了你的一首诗歌《从前慢》,我很喜欢!这是我年轻时写的一首《错误》,送给您!”

    这首诗歌刘一民太熟悉了,里面的有几句刘一民很喜欢。

    “郑先生,您这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的很好,我很喜欢,将惆怅的情绪一下子写了出来,只是不知道,您这里边是祖国之情多一点还是男女之情多一点?”

    郑愁予的父亲是军人,跟着张自忠参加过抗战。他幼年就是跟着母亲躲避战乱,最后去了岛上。

    “我的母亲一直在等着父亲,一次次的失落,一次次的眺望。这首诗写的是我母亲,另外,我相信祖国之情也在其中。我们从大陆到岛上,你不知道,我和母亲时刻思念着大陆。”郑愁予心情悲怯地说道。

    “郑先生,现在政策开放了,随时欢迎您回家看看,大陆和岛上都是中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780wodegeiwentanshangtangke/read/97/64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