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中文系把现任的校长张龙祥和副校长季羡临也邀请了过来,副校长季羡临先做了发言,对刘一民获得茅盾文学奖进行了祝贺。
【同学们都知道,我是西语系的。来之前还了解到,刘一民同学有一篇,已经在美国发表。
这篇在燕大的留学生群体之中流传极广,这篇发表在了美国《巴黎评论》这本杂志上。这份杂志在美国是一本非常有质量的杂志,他们以严肃的文学态度和纯文学的立场而著称。
在我看来,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可是刘一民同学从来没有主动的宣扬。我们燕大的学生,就要有这种谦虚的精神.】
“一民,这件事情你藏的可真够深的啊!”旁边的严家炎说道。
杨诲笑着看向刘一民,让刘一民等演讲结束后,把拿给他看一看。
“嗐,严教授,我也没想隐瞒,一篇小短篇,留学生们觉得挺有意思,他们喜欢看,咱们国内不一定喜欢!”
“那可不一定,最近咱们国内很多文学爱好者和专业的教授都喜欢研究外国的文学。”
他们几个在前面议论,台下的学生也是一片哗然,纷纷议论了起来。
刘振云纳闷地说道:“一民不是在法国出版吗?怎么又跑到美国去了?”
“是发表,不是出版,你耳朵是故意听错的吧!”李学勤调侃道。
“嗐,再听错也改变不了现实!我还在想什么时候吃一顿西餐呢,一民已经给美国人做了一道‘西餐’了。”
季羡临在台上说了好几句安静,中文系的教室里面才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是上台发言,陈健功先上,陈健功看着下面的学生,心里面有好多话此刻也全都咽了下去。
他准备了演讲稿,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的演讲稿,上面写着什么分享、创作、文学精神之类的词汇。
想了想,还是捏成了一团装进了口袋里面。
【感谢教授同学们的支持,希望未来继续向刘一民同学学习,争取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恭喜刘一民同学获得茅盾文学奖,并将文学创作推向全世界。
希望未来的一天,我也能跟随刘一民同学,让我的作品走出国门,在这里,我再次向一民表示祝贺!】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陈健功回到了座位上。旁边的几个文学社学生询问他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写好的稿子念。
陈健功无奈地说道:“嗐,我就别念出来丢人了,大家想听的还是一民讲。”
刘一民站在台上,扫视过众人的时候,跟陈健功通过眼神碰撞了一下,接着讲了讲自己的获奖感言,鼓励大家一起进步。
刘一民对此类的感言,已经做到可以不用提前准备了,无他,嘴熟耳!
只要想,随时随地就能来上一大段。
讲了一会儿,几个中文系的学生举手提问。
“师兄,我想问一下,写作的过程中,写着写着迷茫了,应该怎么办?”
刘一民听到“师兄”两个字走了一下神,不好意思地说道:“以前都是我叫别人师兄,现在终于也熬成师兄了!”
“哈哈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