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麓山寺的钟声穿透了薄薄的雾气,落在了山脚的院子里,陈安隐隐听到便醒了过来。
尚未睁眼,只觉得外面格外黑暗,倒不像是起早了而是天气阴沉导致天光晦暗。
不对。
陈安鼻子里闻到一股暖暖的香气,一个热乎乎的身子正紧紧地依偎着自己,他的手臂被头压着,手掌随意拍了拍怀中人的后背,却是不同于师父常曦月的柔润绵软,而是更加纤细柔软的感觉。
他睁开眼睛,很快适应了环境,原来是在帐篷里,紧靠着他睡觉的自然是王瀌瀌了。
原来昨天晚上两个人闲聊,王瀌瀌讲着一些关于山神的故事和她名为个人研究实际上多半是玄幻设定的山神形象和能力,最后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着就睡了。
陈安小心翼翼地把手臂从她脖子下挪了出来。
王瀌瀌哼哼了两声,就转身朝着另外一边,在睡梦中似乎因为被打扰而不满,肉呼呼白嫩嫩的小脚儿蹬了两下,就抱着另一侧的枕头继续呼呼大睡了。
陈安给她盖好被子就从帐篷里爬了出去。
以后的注意点了,毕竟不再是小朋友了,他的人生伴侣应该是宛月媛啊,可不能把关系搞乱了。
看王瀌瀌睡得格外香甜,陈安也不打算这么早就把她弄醒,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洗漱后,便来到了院子里。
他打开的灯,橙黄的光芒落在绿意愈发浓郁的草地上,刚刚搬到这里来时移植的紫竹正长得茂盛。
常曦月说她最喜欢紫竹,因为她觉得紫竹最像陈安,也寄托着她对陈安的希冀:少时青珉润,岁晚紫玉坚。
屋后则是整个麓山最大的一片楠竹,高高大大的竹子茂密成云,竹林间常常有小动物出现,是陈安和王瀌瀌小时候的禁地——这片竹林里有竹叶青。
因为不准两个人到竹林里玩耍,小朋友叛逆地对其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幻想,王瀌瀌常常站在远处眺望这片竹林,然后信誓旦旦地告诉陈安,她看到了熊猫在竹林里吃笋子。
哪怕那时候明明是秋天。
陈安在并不明朗的晨曦中敲起了木鱼。
汉传佛教和道教都会使用木鱼,但是两教对木鱼的起源各有说法。
佛教那边认为木鱼起源于印度佛教的犍槌(jianchui)制度,传入中国鲎与传统柷敔(zhuyu)乐器融合改造而成。
道教则根据《历代崇道记》提出了唐玄宗时期衢州道观发掘瑞鱼磬后仿制而成,是本土发明创造。
陈安当然支持道教的说法,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非常独特和难以发明创造的东西,就像石器时代的石器,全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并没有交流,但制作出来的石器形状和功能,都是大同小异的。
陈安焚香,念诵着《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木鱼的声音悠扬远处,香炉中燃起袅袅细烟,少年的声音空灵而富有穿透力,肉眼可见笼罩在院子上空的雾气逐渐散去。
偶尔有早起锻炼的老人们路过,纷纷双手合十礼敬,然后也不敢打扰,在附近放慢了跑步的速度,压着脚步声,等逐渐远去才恢复了正常跑步的姿态和速度。
一只浑身毛发雪白的小羊,踢踏着欢快的脚步,蹦蹦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