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就不美了。我该如何用佛家言论去劝她?”
楼教授顿时严肃起来:“佛家可不支持有病不治。你等着,我去查跟治病有关的佛家经典。保证有理有据,帮你劝那个朋友去治病。”
“多谢楼教授。”陈贵良感谢道。
两天之后,陈贵良收到楼教授发来的电子邮件。
这些资料非常详实,都能拿来写论文了!
陈贵良有陈小旭的手机号,他看完这些佛家资料,发短信过去说:“晓旭姐,你的海内网怎么半个多月不更新了?”
“最近很忙。”陈小旭没说自己得了癌症。
陈贵良懒得绕弯子,直接发短信道:“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告诫:疾病以医药为救。佛说生病了应该接受治疗。”
“谁告诉你我生病了????”陈小旭发来一串问号。
陈贵良继续发短信:“《梵网经》说:见病不救犯了菩萨戒。保持健康才能更好修行、利益众生。”
又发一条短信总结:“综合这两部经书,如果有病不去治疗,既违背佛陀的宗旨,又犯了菩萨的戒律。”
陈小旭没有再回复。
陈贵良还在发短信:“《法句经》有云:自爱身命,当求安全。轻视自身健康,会令关爱你的人痛苦,这并非智慧的选择。接受治疗是践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优婆塞戒经》说:若有病苦,当念疗治。积极治疗不违背因果,治疗是一种消业的过程。不治疗反而在积累业力。”
“《佛说骂意经》:有病当得医药为救,何须自苦乃得行道?”
“《大庄严经论》: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佛家的五种学问叫做五明,其中一种学问叫医方明。就连菩萨求法,其中一个途径都是治病救人。”
一条条短信轰炸过去,全是佛经关于医治疾病的内容。
过了好久,陈小旭终于回复:“你也信佛?”
陈贵良说:“我的《中国哲学史》老师,是北大的宗教研究院院长。他写了大量佛教有关的论文,对于佛学的理解,并不比寺庙里的大和尚差。晓旭姐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去跟我的老师楼教授聊聊。”
随即,又补发一条:“楼教授已经72岁了,是一位敦厚长者。你不用怕他到处宣扬谈话内容。”
过了十多分钟,陈小旭发来短信:“你把楼教授的电话发给我吧。”
陈贵良立即发去号码。
陈小旭说:“谢谢。”
楼教授以为陈贵良的朋友是普通人,接到陈小旭电话才知道是林黛玉。
楼教授顿时更加上心,在电话里一顿开解,并驳斥陈小旭从其他和尚那里听来的反智言论。
他甚至用佛陀和菩萨来恐吓陈小旭,说有病不治是对佛不敬、违背菩萨戒律!
陈小旭被说的脑子晕乎乎,不知道该听北大教授的,还是该听某些和尚的。
楼教授觉得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于是约陈小旭出来见面。
两人足足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