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良越听越不对劲,这种社区运营模式,咋那么像小**呢?
王浩继续说:“如果有侵权歌曲,版权方找上门来,我会跟他们谈合作。就是通过下载量支付版权分成。实在谈不拢,那就只能下架处理了。”
也就是说,依旧得侵权经营。
但侵权得非常有良心,不抢夺别人的版权,更不会拿去运营彩铃。而且只要版权方同意,还愿意按下载次数给予版权分成。
“你怎么不在阿里巴巴干了?”陈贵良颇为好奇。
王浩说道:“我读大学时就是玩乐队的,99年搞了个地下音乐网站。淘宝网还没上线的时候,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卖乐器的网站。生意还不错。”
“我也不是外面传的什么阿里技术总监。而且我写代码过于主动,做完自己的任务,喜欢帮别人改代码。老板让我开发诚信通功能,我顺手把别人的前端都重构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的UseCase系统,也是我搭建的,一直用到现在。”
他说这些话有些得意,同时也是向陈贵良展现自己的能力。
陈贵良问道:“你那音乐论坛打算卖多少钱?”
“不值钱,”王浩说道,“我99年做的音乐网站,01年就好几万用户,还不是说关就关了。值钱的是我本人,杭城音乐圈的都认识我。10万用户全都是发烧友,我跟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陈贵良提醒说:“你这是走的小而美路线。什么东西一旦做大,商业化是必经之路。”
王浩笑道:“走大众路线也可以小众。刀郎和凤凰传奇的歌,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因为满大街都在放。人们总是寻求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品味。我打算搞的推荐模式,着重推荐不出名的优质歌曲。”
这确实是虾米音乐的路子,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没火的时候就被虾米音乐狂推。
虾米音乐的用户,总是能找到别人不知道的优质歌曲。然后觉得自己特别与众不同,特别具有欣赏音乐的格调。
王浩说道:“300万元,不是美金,人民币就够了,70%的股份卖给你。你还要再投200万元进来,作为网站商业化的运营资金,并且这笔钱不会稀释我的股份。你能获得几万个音乐发烧友,他们大部分都愿意为音乐付费。我自己可以组建团队,包括从阿里拉人过来,以及杭城的顶尖音乐人。”
300万元是支付给王浩的,他会揣进自己的腰包。
200万元是网站的商业启动资金。
“你还能从阿里拉人出来?”陈贵良笑道。
王浩说道:“你收购的70%股份,需要拿出15%来分给我招募的团队。”
“可以。”
陈贵良对此并不介意。
今后如果做大了要买歌曲版权,字节跳动肯定还得追加投资,轻轻松松就把王浩及其团队的股份稀释了。
王浩的能力毋庸置疑,尤其是用户粘性被他做到极致,用户每月使用时长一度超过300分钟。全行业第一。
然后阿里把矮大紧请来了,空降为虾米音乐董事长。
“我也说说自己的想法,”陈贵良说道,“我打算让校内网、海内网,合作搞一个原创音乐大赛。参赛歌曲的实体唱片版权、演艺版权,依旧在创作者手里。但网络播放、下载版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