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第八兵团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大齐平定山西、陕西(东部)、蒙古、山东、河南、江西、湖广、苏杭和辽东广大地区,对前明驿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驿站为兵站,赋予其更多的军事价值,帝国兵站如血管般延伸向全国各地。

    至广德二年,大齐兵站与驰道形成以沈阳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交通网络。

    广德八年,南北大运河疏浚成功,海漕并存,海运空前兴盛,江海两岸水驿大兴。

    史书记载:“水马驿栉比蔓绵”⑤,出现了水陆海四通八达的盛况。

    得益于水泥驰道的铺设,战马的改良,马车减震技术以及蒸汽动力的逐步运用。

    帝国交通,达到了两千多年来最快的速度。

    以前各朝代,驿道一昼夜最多能跑500里。

    大齐的马递传送公文的,最巅峰时,一昼夜能达到1000里(广德三十年后)。

    齐武帝征伐马六甲,从南京将骑兵投送中南半岛,路程超过七千里,通过驰道只用了十一天。

    齐宣宗平莫卧儿王国叛乱,兵发德里,从西南到德里路程8000多里(跨越喜马拉雅山脉),西南兵团只走了十五日。

    由于帝国交通太过发达,到刘堪统治后期(1680年代),大齐都城有20万匹马,而每匹马每天会产生三十斤左右马粪,一年下来就是10万吨马粪。

    马匹造成的城市污染,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后来的雾霾。马粪不仅散发臭味,观感令人作恶,还是苍蝇、寄生虫和传染病的温床。因为很多马匹过度劳累,死在街头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后期蒸汽机车代替马车,不仅是技术上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卫生的必然要求。

    ~~~~~

    “攻打倭国,不知是几年后的事情。”

    “老李,快了。”

    第八兵团总训导官李文彪随赵率教前往太仓。

    三月初,第八兵团抵达南京,在城外休整半个月,没等来浮海攻打倭国的命令,却被告知去江南平叛。

    大家心里都有些窝火。

    第八兵团的骨干,便是当年从倭国撤回的第八千总部老兵,武定元年,第八千总部战兵的家眷,很多都死在了九州,死在幕府将军屠刀下。

    向倭国复仇,是这些老兵存在的唯一理由。

    铁岭号运兵船甲板上,老兵周铁东正在小心翼翼给三六式步枪擦拭,一些不习惯坐船的新兵趴着船舷剧烈呕吐。

    三六式步枪类似于英国恩菲尔德1853步枪,属于米尼型步枪的代表作。

    弹丸长度就是整个弹药的长度,空腔内部装填发射药。

    据说,这是工坊一位四川籍的工匠,看到川西土司的吹枪,获得灵感,才想出这个发明。

    雷匠头把这个发明提交给帝国枪械特别委员会,委员会曾一度拒绝过这个发明,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球形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唯一弹丸形状”。

    在此之前,前膛步枪都是发射球形弹丸,这种弹丸的射击精度十分感人,所以需要用密集的阵线弥补火器精度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nmingcongsaerhukaishi/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