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布木布泰东归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刘招孙暗暗庆幸,自己可以不必成为十恶不赦的武夫,对金虞姬也有了个交待。

    金虞姬杨青儿布木布泰三姐妹,阔别三年后,再次相聚,蒙古少女已经十八岁,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三人在一起聊天,杨青儿将她在小燕山获救的经过告诉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听了大喜,三人回忆当年在开原时的情形。

    布木布泰忽然问道:“私塾先生还在吗?”

    “不在了,现在小孩是在学堂读书,户部和民政联合起来,聘请了好多教师,专门负责给孩童讲课,”,“不收学费的,”杨青儿补充说。

    布木布泰眼珠转动,脱口而出道:“小皇帝也要读书吗?”

    “当然要读,而且比你那时候惨多了。”

    慈圣太后说得没错,小皇帝刘堪比小太妹布木布泰当年可要惨多了。

    按照太上皇旨意,钱谦益与周永春两位大儒,早早排定了小皇帝视朝与讲读的日程表。

    这个不到五岁的小皇帝,每天既要视朝理政(虽然只是形式而已),退朝后还要继续讲读,比后世还在幼儿园无忧无虑吃喝玩乐的同龄小孩子们惨多了。

    每月逢二、四、八日刘堪需要上朝,其余时间则要去文英殿,跟随几位帝师讲读。

    刘招孙对儿子刘堪的教育可谓尽心尽力,鸡娃到了极致。

    他亲自规定,小皇帝讲读的书目为《大学》《尚书》,钱谦益负责《大学》,周永春则向小皇帝讲解《尚书》,要求必须熟读熟记,每次在老师开讲前,刘堪都需要将两本书诵读五遍,至于有没有读懂,能不能记住,那就看造化了。

    刘招孙自觉自己不是搞学习的料,所以在这方面,对儿子要求格外严格,完全是填鸭式教育,几遍尚书大学都下来,也不管娃儿有没有读懂,便立即开始让小皇帝练习批阅奏章。

    大统领东方祝派人将各衙门、各省奏章,用一个红漆木匣装到小皇帝面前,呈递小皇帝御览。

    钱谦益和周永春退至东厢房恭候,若是刘堪有什么不懂,他们便上前给皇帝一一奏明。

    就这样忙到正午,钱谦益带小皇帝讲读《通鉴》(注释2),用最通俗直白的语言将历朝历代兴亡得失讲给小皇帝听。

    讲完《通鉴》后到了午膳时间,会有御厨直接将饭菜送来文英殿,用完一顿还算丰盛的午膳,刘堪小憩半个时辰,醒来又开始进行新的学习任务。

    午后是皇帝的美术和自然科学时间,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来到文英殿,一番师生君臣之间的繁文缛节后,王时敏铺开宣纸,专注地注视手中毫锥,旁若无人开始在白纸上泼洒,笔锋在宣纸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充斥着小皇帝的耳膜,仿佛蚕宝宝在啃食树叶。

    盏茶功夫,一副万里江山图赫然出现面前。

    “画得真像,”小皇帝想不起别的词语,呆呆看了半天,只是拍手叫好。

    王时敏等宣纸上的墨迹干涸,小心翼翼将画卷起,送给小皇帝道:

    “陛下,可以多多临摹,手到,功夫到。”

    这时,佛朗西斯科和金尼阁在外面轻轻拍打窗户,他们怀抱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用毛茸茸的手臂深入大殿,竖起中指,示意画家不要再拖堂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nmingcongsaerhukaishi/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