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护国公的敌人们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哈哈,这是困兽之斗,河曲县城刚被八金刚抢过,无钱无粮,他们守在那里,是自寻死路。”

    李献忠犹疑不决,进入山西前他便派人四处打听开原军情形,他本是铺兵出身,见多识广,这几年来护国公和开原军的各种事迹,他都听过一些,知道这是个强敌。自从开原兵进入陕西,李献忠总觉得心中忐忑,乱糟糟的。

    ~~~~~~

    扬州府高邮县,盂城驿。

    这座始建于洪武八年的驿站,属于南北运河之上的交通要冲,规模形制自然不是寻常驿站所能相比。

    孟城驿内,正厅、后厅、送礼房、库房、厨房一应俱全,亦有常见的马神庙、马房、前鼓楼。

    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原锦州总兵官吴襄和他家人寄居与此,已经快有两年了。

    明代驿站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

    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

    吴襄作为对抗“刘贼”的辽西将门,不幸兵败,回到高邮老家,自然受到一群江南官员的优待。

    自从吴家来到孟城驿暂住,隔三差五便有当地豪绅闻风而来,或资助银钱,或与吴总兵畅谈勤王除贼之事。

    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位辽西最著名的长腿将军,俨然已成王师北定的关键代表人物。

    吴老爷在辽西做官时,早已积聚万贯家财,这种举家浮宅的漂泊生涯,对吴家影响倒也不大。

    好几次,高邮本地的乡绅大户延请吴总兵去城中大宅居住,吴襄却总以“国贼未除,当枕戈待旦”为由,和他的亲兵家丁坚守孟城驿。

    其实是随时做好跑路准备。

    正厅中央,十二岁的吴三桂恭恭敬敬给父亲递上茶水,吴襄接过,忍不住瞟了眼英气逼人的吴三桂,微微点头。

    他挥手让儿子坐下,轻轻喝了口茶,便迫不及待对跪在地上的一个师爷模样的仆人问道:

    “薛老三,张春那边到底是怎么说的?河间府人马何时出动?还有那些人接应咱们?都问清楚没有?”

    “老爷,事情好像和咱们想得不太一样。”

    薛老三刚乘快马八百里加急赶回孟城驿,还没调整好时差,生物钟也有些紊乱,便被老爷从马房叫到前厅问话。

    这位最忠实的吴家奴仆上气不接下气道:

    “张春那厮,收了老爷的三千两银子,劝说咱们不要轻举妄动,等陕西形势明朗再动手!”

    吴襄强压住怒气,问薛老三道:

    “你就把银子这么白白送了?就这样回来了?!”

    薛老三连忙跪下磕头道:

    “老爷,那狗贼说,他现在不需要幕僚,还说怕刘招孙发现,就把我赶走了。”

    “混账!”

    吴襄骂了两句,长出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nmingcongsaerhukaishi/read/97/9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