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章 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段时间之后,左侧喉返神经神经也会完全失用。

    如果右侧真的缺损8厘米,这个手术还真不好做,难怪姓钱的自己都不愿意接手,推三阻四的。

    “左侧松解就可以吧?”

    方主任征求杨平的意见,关键时候,还是要请示的。

    \"\"你切开神经外膜看看,应该还没有变性,松解后可以恢复。”

    杨平指导方主任。

    方主任小心翼翼地切开神经的外膜,嗯,里面的束膜结构还算可以,比较清晰,说明神经没有出现变性,只做松解就行,无需做切除后再吻合。

    左侧的神经这样就算处理好之后,算是完成了手术的一部分。

    方主任学习杨平的止血技术,此时不忘记用双极电凝精准地进行一次止血,当然,他非常小心,双极电凝绝对不会靠近神经。

    左侧的喉返神经神经已经处理好,方主任开始显露右侧的喉返神经,因为原来手术不是杨平和方主任主刀的,所以不知道现在神经断端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如果当时主刀有心,为了方便后续的神经修复,给右侧喉返神经做过标记会好一点,这样找起来容易很多。

    又是糟糕的粘连!

    这手术当时是怎么做的,杨平有点不明白,按道理附四的水平应该不差,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凭借经验逆推,当时的手术感觉像是新手做的,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两次手术做的都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不算其它的治疗费用,光一次手术就是十几万的费用。”方主任解释道。

    杨平很是不理解:“这种手术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会比传统手术效果好?”

    “谁知道呢?你可能不知道,附四医院普外科的手术,能用机器人,绝不用传统方法,所以他们的达芬奇机器人使用率超高。”方主任不免发出一丝冷笑。

    在一片的粘连里面,方主任终于翻出了神经的断端,不仅没有做标记,而且神经的位置也是乱摆乱放,要是主刀没有经验不留神可能一刀就咔嚓掉。

    右侧喉返神经还真缺损足足有8厘米,方主任心里细想,要不是杨教授提前给了自己方案,如果自己在手术台上突然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还不是草率地找根神经去桥接,至于效果怎么样,谁知道呢。

    按照杨平提前准备的术式,方主任直接将右侧喉返神经断端从头臂干下方逆行解剖至迷走神经,在颈动脉后方与喉处喉返神经吻合。

    因为一直没有见到患者的病理报告,杨平为了谨慎起见,吩咐方主任在术区不同的部位取了组织留作术后做病理检查,PETCT上没有看到全身任何地方有转移,现在取这么多点的组织去做病理检查,如果还没有发现肿瘤组织,那就可以确定术后无需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只需要对甲状腺进行替代治疗。

    在杨平的帮助下,方主任认认真真地完成手术。

    做完手术之后,方主任试探性地问杨平:“杨教授,这个病例你到时候可以写一篇论文。”

    杨平哪有时间来写这些论文,他还有好多课题要做,于是对方主任说:“我可没空,你要是有兴趣就拿去写文章吧,放心,我可不会去找你要知识产权。”

    此时的方主任心花怒放,这是打灯笼都找不着的事情,对于杨平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方主任来说,这可是一个重大创新。这篇论文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科教父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ikejiaofu/read/97/129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