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章 曲线钻孔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矢状面曲线钻孔,为了避免损伤后侧神经血管,第二段曲线需要在膝上前侧做小切口,从前往后,进行逆向钻孔;水平曲线钻孔,术后应力会集中在骨骺线以下,容易引起骨骺牵拉应力集中,严重者造成骨骺分离;冠状面钻孔最安全,最方便,效果最好,可以避免前面两个钻孔方式的缺点。

    杨平边做边讲解,罗伯特想得太简单,他以为杨平会进行矢状面的曲线钻孔,他猜测的方式恰恰是杨平第一个淘汰的。

    冠状面,就是把人分成前后两半的假想面;矢状面,将人分成左右两半的面;水平面,将人分成上下两半的面。

    冠状面曲线钻孔,这条曲线将走形在冠状面。

    开始进行冠状面曲线钻孔,软性钻头可以任意改变方向,进行定向钻孔。

    “你们不熟练的情况下,必须使用C臂机透视监测,或者使用导航设备辅助,防止损伤骨骺。”

    当然,杨平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辅助技术,可以徒手钻孔,他对解剖太熟悉了。

    杨平交代罗伯特这句话,不过是提醒:危险镜头,切勿仿效。

    钻头从股骨髁间窝的外侧壁,前叉韧带的解剖中心,朝外侧开始钻孔,如果没有这种可以转向的钻头,无论如何也不能钻出这个曲线隧道。

    沿着骨骺下方的安全区,钻头沿着一条预设好的曲线,在股骨外髁外侧钻出来,然后可以转弯的软性保护鞘管套进去,防止下一步钻孔钻头绞坏软组织。

    在鞘管保护下,钻头转弯,越过骨骺线,在刚刚出口的上方,另一个安全区,钻头钻入,这是方向跟之前相反,从外到内,穿过整个股骨下端的一半足够,无需钻头。

    这个操作藏在骨组织里面,屏幕上看不到,为了证实隧道没有损伤骨骺,杨平决定进行一次C臂机的透视。

    玻璃防护罩升起,大家回避,C臂机操作员进行一次透视。

    钻头还留在隧道里,金属影便是隧道的走向,骨骺线的上下方,两道曲线金属影非常漂亮,没有损伤骨骺骺板。

    曲线钻孔,漂亮的曲线钻孔!荣格教授惊叹。

    软钻,骨科经常使用,尤其狭小空间进行钻孔,在一些操作死角,坚硬的直线钻杆因为会被别住,无法进行钻孔,就像子弹有射击死角一样。

    于是软钻被广泛使用,软钻因为钻杆是柔性的,可以施加应力改变钻头的方向,完成近乎任意角度的钻孔。

    可是那只是可以确定任意的钻孔点,对钻孔经过的隧道无法把控路线。

    现在这个中国医生,设计出这套器械,可以熟练进行任意路径的钻孔。

    难怪罗伯特拜他为师,偷偷去中国学习,中国人太聪明了。

    这个医生不仅手术技术高超,在理念上也超前。

    胫骨隧道采取同样的方式,完成冠状面的曲线分段钻孔。

    肌腱被置入对骨隧道里,两端埋入骨隧道的肌腱固定方式,不是采用常用的微型翻转钢板悬吊固定。而是采用一个新颖的倒钩锚钉技术。

    从钻孔到固定,都是新颖的锚钉技术。

    这些新技术,杨平成功的避开了一些审批要求,是FDA允许范围内的。

    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后侧结构,内外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科教父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ikejiaofu/read/97/128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