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章 崩溃的电话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

    这两天比较忙,杨平需要给思思、宁玗和罗进安排第二次K病毒治疗,杨平没有时间关注那个神经内科的患者。

    会诊后的第三天,徐主任打来电话,患者开始出现高热,最高烧到39.5摄氏度,现在已经陷入昏迷。

    徐主任很是为难,经验性治疗究竟是否继续,万一出问题,最后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这样治疗,很容易惹上麻烦。

    所以其实医生也有战略能力的差异,高明的医生能够在战略上把握正确的方向,而普通医生处理患者毫无战略规划。

    杨平再次将这个小男孩的病历调出来,他要重新研究这个病例,大致梳理一下整个过程。

    患儿童永谦,男,1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一天入院,入院后发作数次抽搐。

    今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达39.5℃,伴头痛、头晕,突发昏迷,伴抽搐数次,每次持续 1-2分钟,表现为四肢强直,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

    最近的一次体格检查:体温39.5℃,呼吸48次\/min,心率98次\/min,血压90\/62 mmHg,浅昏迷状,四肢末梢凉,皮肤呈花纹状,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 4 mm,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四肢呈强直状,全身无皮疹。患者颈软,无抵抗,呼吸困难,可见吸气三凹征,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高,导尿管通畅。

    实验室检查结果杨平也浏览了一遍:白细胞12.60×109\/L;红细胞4.62×1012\/L;血红蛋白125.00 g\/L;血小板:187.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70%;淋巴细胞百分比2.90%;单核细胞百分比7.30%;红细胞沉降率18 mm\/1 h;凝血酶原时间15.4 s;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1.3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9.6 s;凝血酶时间11.5 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1 U\/L;AST\/ALT比值1.62;总胆红素17.0μmol\/L;直接胆红素7.9μmol\/L;间接胆红素9.6μmol\/L;总蛋白67.8 g\/L;白蛋白42.5 g\/L;球蛋白25.3 g\/L;钾3.21 mmol\/L;钠132.0 mmol\/L;肌酸激酶64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 U\/L;乳酸脱氢酶340 U\/L。

    影像学检查:CT(脑平扫)提示脑回稍增宽,脑沟稍变窄,考虑脑水肿可能。磁共振成像(脑平扫+脑磁敏感成像)提示右侧顶叶脑沟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稍高信号影,结合病史考虑脑膜炎改变可能。

    综合这些检查结果,杨平现在完全可以自己的判断是对的,遗传性疾病怎么会发烧呢?所以他还是存在感染性疾病,只是暂时没有找到病原体。

    当时这种中枢神经感染症状不典型,处于起病状态,所以容易被癫痫发作掩盖,现在中枢神经感染症状已经十分明显,即使没有病原体证据,也可以凭借临床症状下诊断。

    当时按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治疗多么正确,如果不是当时争取这两天时间,现在患者的死亡率是97%。

    所以不管现在是不是阿米巴感染,肯定要按这个病来治疗,就算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旦错过治疗时机,那将是追悔莫及。

    “继续进行经验性治疗。”杨平给出自己意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科教父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aikejiaofu/read/97/129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