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人,配四门81毫米迫击炮;反坦克排五十人,配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
“此外,营部尚有通信、医疗、弹药等辅助单位。”
“再说团属部队:炮兵连二百人,配四门75毫米山炮;重机枪连一百五十人,配六挺马克沁;反坦克排五十人,再添两门反坦克炮!”
“另有通信、医疗、弹药等队各五十人。”
张景惠喃喃道:“一个团就有这许多重家伙……山炮、重机枪、反坦克炮一应俱全……这火力,抵得上往日一个旅了!”
————————————
教鞭移至表格下方,介绍师直属力量。
“师属炮兵营,一千二百人!”
于学忠声震屋瓦,
“营部一百人。下辖三个山炮连(每连三百人,配四门75毫米山炮)、一个榴弹炮连(三百人,配四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
全营拥山炮十二门,榴弹炮四门!弹药队二百人保障供给。”
汤玉麟咋舌:“十二门山炮,四门大榴弹炮?这……这比当年老帅手里的家底还厚实!咱们真造得出来?”
常荫槐立刻接口回应,语气沉稳:“汤司令,山炮生产线已调试完毕,可稳定产出。105榴弹炮技术正在消化,先期少量装备,形成战斗力是关键。”
————————————
“师属坦克营,六百人!”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配二十辆坦克!营部一百人。下辖两个坦克连,每连二百五十人,配十辆坦克(雷诺FT-17或M1917)。”
“维修排、燃料弹药队各五十人。此乃撕开敌阵的利刃!”
万福麟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二十辆……铁甲车?这仗,以后真是要换个打法了!”
杨宇霆目光锐利,立刻追问关键:
“坦克是好,然训练、维护、油料补给,皆是难题。于军长,可有周全预案?”
于学忠斩钉截铁:
“有!已选派骨干赴外受训,国内加紧培养。油料由美孚渠道保障。维修、燃料皆编入营内,自成体系!”
————————————
“另有工兵营五百人,负责架桥、爆破、筑城;
通信营三百人,确保全军讯息如神经般敏锐;
医疗营四百人,设立野战医院,减少弟兄们伤亡;
后勤营一千人,统管运输、供应、维修,乃全军血脉!”
于学忠一气呵成。
————————————
于学忠走到会议室中央,目光扫过全场,用尽全身力气总结道:
“全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