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地下战略药品仓库封存,作为应对大规模战役的紧急储备,动用需我本人签字批准。”
“第二,政治与外交运用。 此药乃国之重器,须善加运用以争取最大战略主动。
1. 对内凝聚人心: 宣传部要制定周密计划,适时、适度、有选择地公开部分疗效数据,重点宣传我军在战地医疗救护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委员会如何不惜代价拯救每一位伤员的生命。要将‘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将士生命’塑造为我军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核心标志,极大增强部队凝聚力、荣誉感和民众的向心力。
2. 对外彰显实力与争取外援: 外交部牵头,选择最可靠的国际渠道,以极其谨慎的方式,透露我们拥有一种‘极其高效的广谱抗菌剂’,其效果远超磺胺。
可允许对方派顶尖医学专家(必须背景干净、签署严格保密协议)在绝对控制下参观部分临床效果,但核心技术严格保密。
目的有二:一是震慑潜在对手,展示我科技实力;二是以此为筹码,换取我们急需的高精度机床、特种钢材、石化设备甚至战略物资!顾维钧先生,此事由你亲自拟定方案。”
顾维钧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
“明白!司令,此乃‘医药外交’,操作得当,其价值不亚于一场战役的胜利。”
“第三,经济与产业突围。 立即以‘第七实验室’为班底,设立‘东北制药总厂’,按最高保密等级建设和警卫。
1. 资金保障: 从‘白山黑水基金’中划拨专款300万银元,作为未来一年的专项研发和扩产经费,不受年度预算限制,实报实销。必要时,可以委员会名义发行一期‘国防医药建设特种公债’。
2. 资源倾斜: 杨宇霆总参议负责协调,命令东北大学化学系、生物系整体并入该项目,成立‘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奉天兵工厂、精密仪器厂抽调最好的工程师,攻关发酵罐、离心机、分装设备的自产化!我们要能自己造出生产它的机器!
3. 人才战略: 以委员会名义,向全球华人学者、尤其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发出秘密招募令,许以最优厚待遇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时,选派最优秀的本土青年技术人员,赴德国、美国相关企业学习深造。”
“第四,科技持续创新与绝对保密。
1. 成立‘青霉素后续研发委员会’,由陈宜瑜总工负责。立即着手研究两个方向:一是提高菌种效价和发酵产量的生物学途径;二是探索半合成改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耐药性。还要着手研究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对抗结核病的药物。
2. 保密条例升级: 此项目所有技术资料定为‘绝密’,参与核心工艺人员实行终身负责制和隔离管理。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最高可判处死刑!菌种库实行三重物理隔离加武装守卫,没有我、杨总参议和李博明三人联合签署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用原株!”
张汉钦一口气说完,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这就是我对‘炎黄一号’项目的全部部署。
诸位,我们手上握着的,不仅仅是能拯救万千生命的良药,更是一把能撬动战略格局的钥匙!
它关乎前线将士的生死,关乎国家的外交博弈,关乎民族工业的升级!
我们要用好它,一步都不能错!”
“是!司令!保证完成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