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在军队之前或同时进入城镇,向民众和友军解释此次入关的目的。
城楼之上,将星云集。
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委员长兼国民救国军司令长官张汉钦,身着笔挺的上将戎装,外披将校呢大衣,身形挺拔如松。
他双手按在冰凉的城垛上,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脚下这支凝聚了他无数心血、承载着民族希望的雄师,年轻的面庞上既有统帅的威严,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他的身旁,入关整编司令部总司令杨宇霆,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仔细审视着队伍的每一个细节,不时对身边的参谋低声交代几句,确保万无一失。
身后,于右任、林森、顾维钧等政要,王以哲、何柱国、于学忠、董英斌等高级将领并肩而立,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必胜的信念,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军席卷华北、共筑国防的壮阔前景。
东方天际,终于露出一线鱼肚白,曙光如同金色的利剑,刺破云层,洒在巍峨的关城和浩荡的军阵之上。
上午七时整!
“立正——!”
一声响彻云霄的口令通过扩音器传出。
关下数万将士如同一个人般,“唰”地一声,挺胸抬头,持枪立正。
钢铁碰撞之声整齐划一,随即整个天地间陷入一种极致的、充满力量的寂静,只剩下旗帜在风中舞动的猎猎之声。
张汉钦向前一步,走到设置好的麦克风前。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清晰地传遍关前每一个角落,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历史的庄严感:
“全体将士们!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的同志们!”
他略微停顿,让声音在旷野中回荡。
“今日,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
于此华夏脊梁之山海关,我将代表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并向全国四万万同胞宣告——”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个人的心扉上:
“我东北边防军,暨全国抗战救国军联军先遣部队,为践行《振华大纲》,整合全国爱国力量,巩固国防,共御外侮,正式出关南下!”
短暂的寂静后,关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猛然喷发:
“抗战救国!统一中华!”
“拥护委员长!誓死卫国土!”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震得古老的关墙簌簌作响,仿佛要将积压百年的屈辱一并吼出。
张汉钦抬手,缓缓压下沸腾的声浪,继续道,语气沉雄,充满了历史使命感:
“自甲午以来,神州陆沉,寇深祸亟!
我先烈前仆后继,然内忧外患,国势颓靡至今!”
“幸赖我华夏军民,上下一心,浴血奋战,方有花园口之捷、旅大之光复,暂稳北疆之局!”
“然诸君须知,倭寇亡我之心不死,近日更通过所谓《总力战纲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