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然而,常委员长面沉如水。
中原战事的顺利,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他耐心地听完众人的劝谏,指节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开始了他的“阐述”:
“诸公爱国之忧,中正感同身受。然,诸公只见倭寇之凶顽,未见我心腹之患更烈!”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辈,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实为国家统一最大之障碍!
若此时与倭寇全面开战,则这些军阀必趁我后方空虚,群起而攻之!
届时,前有虎狼之敌,后有豺豹之患,我军首尾难顾,必致全局崩溃!”
“反之,若能趁此良机,一举荡平内乱,完成真正之统一,整合全国之力,则将来应对倭寇,方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非是怯战,乃是谋国深远之策!
些许局部之牺牲,有时亦是为全局胜利不得不付之代价。望诸公体谅操微之苦心!”
————————————
这番\"深谋远虑\"的歪理,让林森闭目长叹。
于右任愤而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四溅:
\"如此'顾全大局',与割肉饲虎何异?!只怕虎饱而人亡!\"
邵力子则颓然坐下,喃喃道:
\"千古骂名,恐自此始矣……\"
常委员长拂袖而去。
————————————
于是,就在七月十九日当夜,常委员长发出了致张汉钦的第一封电令:
“沈阳张副司令勋鉴:
辽阳事悉。倭人横暴,殊堪痛恨。
然当此国家多难之秋,务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授人以柄。
一切以大局为重。
——操微(常南京字)。”
————————————
七月二十日,清晨八时。
在奉天,张汉钦那篇宣告\"花园口大捷\"、号召\"血战到底\"的《告全国同胞书》,如同惊雷般通过无线电波,震撼地传向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几乎就在同一秒钟,在南京,常委员长发出的第二道指令,也通过加密线路,精准地送达了奉天帅府的张汉钦案头。
“汉钦吾弟:
闻弟处或有激烈之举,兄心甚忧。倭寇狡诈,意在激我。
望弟切勿逞一时之愤,而害国家十年生聚之百年大计。
忍辱负重,相忍为国,方为党国干城之要道。
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