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京郊一座废弃的官窑,被禁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窑洞内,一座造型古怪的全新土炉刚刚砌好。
姜大锤带着两个儿子,满头大汗地看着这杰作。
“闺女,这炉子……怎么长得跟个葫芦似的?”
“别问,照我说的做。”
姜黎指挥着他们,将粉碎的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按精确比例混合。
窑洞外,钱主事带着几个小吏,躲在远处的小山坡上张望。
“瞎胡闹!真以为拿泥巴和沙子能烧出金子?”
“等着吧,等她把这点家底败光了,就知道错了。”
第一炉火点燃。
一天一夜后,开炉。
炉膛里只有一堆黑乎乎、冒着气泡的琉璃废渣。
“哈哈哈,我就说吧!”钱主事拍着大腿,笑出了声。
窑洞内,姜家兄弟看着那堆废料,一脸沮丧。
姜黎却很平静。
她走上前,用铁钳夹起一块废渣,仔细观察着里面的气泡和颜色。
“温度高了,碱的比例也多了点。”
她转身,重新写下一张配方。
“二哥,把风箱再加两个。”
“大哥,火势要匀,不能急。”
“爹,下一炉,看我的手势。”
第二次开炉。
当炉门被打开的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股不再是黑色的,而是清亮如水的液体,从炉口缓缓流淌出来。
它流淌在预备好的石板上,慢慢冷却,凝固。
最后,形成了一块半透明的、闪烁着光泽的晶体。
虽然里面还有些许气泡,但那份通透,已经远超世间最名贵的琉璃!
“天……天哪……”
姜河结结巴巴地,伸出手,想摸又不敢摸。
“这……这是什么宝贝?”
远处的山坡上,钱主事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又过了五日。
戒备森严的窑洞里。
姜黎的手中,多了一面巴掌大的物事。
那是一面“镜子”。
她将镜子递给姜山。
姜山好奇地接过去,往里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