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文远的脸有些挂不住了。
“你们平日里不是自诩博古通今吗?怎么连张图都看不懂!”
一个领头的书生拱手道:“苏大人,术业有专攻。我等读的是圣贤书,治国安邦之道。这种……这种匠人的奇技淫巧,实在非我等所长。”
奇技淫巧。
姜黎冷笑了一声。
“治国安邦?”
她指着那张图。
“这张图如果画错一笔,角楼就会塌。角楼塌了,敌军就会攻进来。到时候,你们拿什么治国安邦?”
“拿你们的嘴吗?”
书生们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你……有辱斯文!简直有辱斯文!”
姜黎懒得再看他们一眼。
“苏大人,让他们走吧。别在这碍事。”
苏文远尴尬到了极点,正要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哐!哐!哐!”
像是有什么重物砸在地上的声音。
四个铁塔般的汉子,扛着三个巨大的木箱,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姜大锤,浑身肌肉虬结,把那身破旧的短打撑得鼓鼓囊囊。
身后的姜家三兄弟,更是一个比一个壮实,走起路来地面都在颤。
那十几个翰林院书生,吓得连连后退,贴到了墙根上。
“这……这成何体统!工部衙门,怎容这些粗鄙之人擅闯!”
领头的书生还在叫嚣。
姜大锤根本没正眼看他,径直走到姜黎面前,“咚”的一声放下木箱。
“黎儿,东西都带来了!全是按你图纸打的,连夜校准过,没一点毛病!”
姜黎点点头,走过去打开箱子。
里面静静地躺着三件在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精密仪器。
黄铜打造的经纬仪,在昏暗的库房里闪着冷冽的光。
带有气泡水平管的水准仪,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还有那盘卷得整整齐齐的五十丈钢卷尺。
姜黎拿起经纬仪,熟练地架设、调平。
“大哥,报一下现在的方位角。”
姜山立刻凑过去,看了一眼刻度盘。
“北偏东,十五度三十分!”
“二哥,校验水平气泡。”
姜河立马蹲下,调整脚螺旋。
“气泡居中!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