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员工是一位老牌影评人。
作为一位微博粉丝超过五百万、Pi站粉丝超过一百万的电影大V,胶片员工当然要紧捉电影风向。每个月上映的新电影,她都会观看,然后从中摘取几部质量不错或者烂得离奇的,进行分析或吐槽。
最近的电影市场很冷。十一二月么,冷档期,大盘变小盘。几部死样活气的片子,像温吞水一样,不好也不烂。下不去嘴夸,骂两句,无人在意,收益还不够做视频的电费呢。
叶初的《没有开花的树林》空降,总算为死气沉沉的电影市场带来了点活气。虽然票房未必有多高,但叶初的咖位摆在那儿,话题度肯定是足足的。这片子在宝岛上映,大多数叶初的粉丝没办法跨海峡去观看,只能通过影评人了解消息。叶初的死忠粉和路人粉众多,同性电影又有争议性和讨论度,一块肥肥的流量大盘等着大家去分食。
影评人也要吃饭。流量就是金钱。
就这样,胶片员工像许多其他影评人和大V一样,第一时间冲向了宝岛。
作为老牌影评人,胶片员工有些人脉,弄到了首映礼的席位。但不巧,首映礼这天,临到首映艺术影厅的时候,她竟然把咖啡弄到了衣服上。紧赶慢赶换了身衣服后,到现场就有些迟了。
胶片员工感觉现场的氛围有些奇怪。
电影的首映礼么,许多影评人参加过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在电影真正开始放映之前那段时间,是相当无趣的。千篇一律的发言,事先设计好的提问,明星要拍照,主创们夸夸其谈。流水线流程,她都能背下来了。
影评人不是什么大人物,既没有记者采访,也没有明星会主动打招呼。在映前这段时间里,影评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等电影正式播放。
一般在这段尴尬时间,影评人们都会刷一刷手机,跟微博或者Pi站上的粉丝们聊聊天,或者拍个照片,发条微博、朋友圈:我已抵达XX首映现场,等我给大家试毒!
然而,《没有开花的树林》的首映礼,氛围格外不同。明明影片还没开始播放,但她感觉……怎么说呢?感觉现场的大家都很兴奋。
几个眼熟的影评人面孔,没有一个在玩手机,反而交头接耳,三个两个地扎在一起谈论着什么。脸上的八卦之色,隔着一丈远都能看得出。
文人相轻,影评人之间也相轻,都觉得自己的电影理解才是最牛的。一般很少在电影上映前聊得这么欢快。什么事情,能把这群眼高于顶的文艺人儿这么统一地凑在一起?
更奇怪的是记者们,个个满头大汗,脸色发红。有几个笑逐颜开,有几个满脸兴奋,有几个垂头丧气,有几个黑着脸,看起来快要砸机器了。
这又怎么了?电影不是还没上映吗?较为正式的映后采访也没开始才对……
胶片员工此刻无比痛恨那杯该死的咖啡。她只不过是晚到了十五分钟,但看起来好像错过了整个世界。
胶片员工左顾右盼,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拉下脸来,对自己身边的一位影评人道:“同志,我能不能问问,到底怎么了?怎么感觉大家都好像有点……躁动?”
这位影评人是个中年瘦子,与胶片员工并不相识,然而却丝毫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
“那什么,”中年瘦子抹了一把自己的脸,“你没看微博?”
“啊?”胶片员工一惊,“电影不是还没播吗,都上热搜了?”
“上了。”中年瘦子道,“我一句两句话跟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