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个人的悲剧会重复,但这份坚守却能跨越时空,让彼此成为同路人,说的太好了。”
“灰烬的深处原来仍有余温吗?”
“后人这些话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实在是太戳我的心了。”
“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吗?像我这等人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别想了,首先你要跟张岱一样能活,有他那样能在天灾战乱中能活下来的运气,最后你还得读过书,有他那样的文笔。”
“我为什么会泪流满面呢?”
“看了张岱的人生经历,再读湖心亭看雪后劲竟然如此大,简直如同一杯越品越美味的美酒,令人肝肠寸断。”
“我现在终于知道后人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篇文章了,这文字后面藏着的故事才真叫动人心弦。”
“啊啊啊啊啊,为什么我的夫子讲课就没有这么有趣呢,要是夫子也能如此讲课,那我又岂会学不进文章,这篇湖心亭看雪我全记下来了!”
“你们说张岱有没有再看天幕,他又会再想什么呢?”
......
各时空的古人轻轻念诵着这篇湖心亭看雪,此刻他们的心似乎也渐渐的跟张岱重合了起来,也读懂了一些张岱的人生体悟。
有些情绪敏感之人更是忍不住掩面痛哭。
那漫长的寿命和超凡的记忆力,亲人一个个离去,生活的困顿,再加上家国覆灭的哀伤足以将一个人给彻底击碎。
崇祯年间。
“这就是后人说的我大明历史的见证者吗?”
“还真是恰如其分。”
“倒是难为他在大明覆灭后还为大明修史,给帝国送葬。”
朱由检此时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你们说那杭州的湖心亭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是不是如张岱所写的那样清冷孤绝。”
“真想亲眼看一看啊。”
此时已经升任内阁首辅的孙承宗沉默稍许宽慰道。
“陛下,咱们现在紧要的事情是要做好防灾打算,现今是崇祯七年,按天幕所说崇祯九年那边会有一场巨大的天灾。”
“便是连浙江那等鱼米之乡都遭了大旱。天下其他地方是何等光景可想而知。”
“如今之际当将那些被藩王勋贵等人侵占的土地分发给百姓,广修水利,多存粮,并且派大量船只去南洋那边买粮,给百姓一条活路,也给大明一条活路。”
崇祯轻哼了一声,“如果他们不愿呢?”
孙承宗眼神一冷。
“此等艰难时节当共御国难,由不得他们不愿!”
“死他们好过死百姓,好过亡了大明!”
朱由检欣慰的点点头,“好,此事就由孙阁老全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