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乱骤生天子弑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司马德戡说道:“溥天同怨,何止一人!”

    宇文化及又使封德彝数杨广之罪。

    杨广说道:“卿乃士人,何为亦尔!”

    封德彝名伦,是河北景县人,出身渤海封氏,此前依附虞世基,是虞世基的心腹谋主,虞世基之宠日隆,而隋政日坏,皆他所为。把隋政搞得不可收拾了,他现又从附叛者,论之节义,端得令人不齿。却也自知自己的行径卑劣,被杨广一责,封德彝赧然而退。

    杨广爱子赵王杨杲,年十二,见杨广受辱,号恸不已。裴虔通二话不说,上前一刀斩之,血溅到杨广的衣服上。叛者鼓噪,跟着就欲弑杀杨广。杨广毕竟是一朝天子,有其尊严,死到临头,既不可免,他就说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

    到寝殿后,杨广一直是站着的,马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顿,不是普通的推搡,是暴力的按压。至此,杨广皇帝的威严可谓荡然无存。可是身为皇帝,怎能死於刀刃之下?杨广自解练巾,给了令狐行达。令狐行达从背后勒住他的脖子,将他缢杀。

    人被缢杀时,由於缺氧导致的神经失控和肌肉松弛,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人,目睹了杨广被缢杀的全过程,当杨广股间污湿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骚臭之味弥漫殿中,却这众人,无人怜惜杨广的可悲,反而心生厌恶,掩鼻退避。

    起初,杨广自知必及於难,常以罂贮毒药自随,谓所幸诸姬:“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及乱,顾索药,左右皆逃散,竟不能得。萧后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与赵王杨杲同殡於西院流珠堂。

    杨广每次巡幸江都,常以他的弟弟蜀王杨秀自随。已杀杨广,宇文化及装模作样,与叛党们说,当奉杨秀立之。这怎么可能?皇帝都弑杀了,再立其弟为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司马德戡等俱皆反对,乃将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也一并杀了;又杀了杨广的次子齐王杨暕及其二子,并燕王杨倓也杀了,凡在江都的隋氏宗室、外戚,无少长皆死。

    唯秦王杨浩素与宇文智及往来,没有杀掉。

    却这齐王杨暕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素失爱於杨广,恒相猜忌。杨广起先闻乱的时候,曾与萧后说:“得非阿孩邪?”阿孩是杨暕的小名。宇文化及使人就第诛杨暕时,杨暕则以为是杨广要杀他,恳求说道:“诏使且缓儿,儿不负国家!”叛者将他曳至街中,斩之。直到杨暕死,他与杨广子父之间,都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家无恩情,诚哉斯言!

    又杀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皛、梁公萧钜等及其子。

    黄门侍郎裴矩颇有远见之明,知必将有乱,因而平时对待骁果兵士甚厚,又尝建策为骁果娶妇,故值此乱时,叛者皆说:“非裴黄门之罪。”既而宇文化及至,裴矩迎拜马首,遂得免。

    去年据箕山守卫,守城连年,后城破被李密擒得的,旋因求金不得而被翟让所杀的张季珣,李渊在入关中时,其兄张仲琰为上洛令,率吏民拒守,部下杀之以降,其弟张琮身在江都,为千牛左右,不肯降宇文化及,则被宇文化及杀之。兄弟三人皆死国难,堪称忠义之门。

    杨广、隋之宗室、朝中忠臣,几被屠戮一空。

    宇文化及在宇文智及、司马德戡等的拥戴下,自称大丞相,总百揆;以皇后令立秦王杨浩为帝,居别宫,令发诏画敕书而已,以兵监守之;以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因叛乱之起因是骁果思归,局面略定之后,宇文化及就计议还长安之事。

    传至贵乡的这道江都消息,讲说的就是以上诸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tianming0congdayeshierniankaishi/read/97/66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