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议商西进唐使谒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就是李善道和魏征等已议定的“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是李善道提出,魏征等讨论后,俱皆赞成。

    则计划为何?

    一句话概括之:安定了河间等郡、收编完窦建德等部兵马后,就自上谷等郡西取河东!

    河北已经尽得了,底下摆在李善道面前,可供他进一步发展实力的方向,无非东渡黄河,攻略山东,或便是西逾太行,进取河东。两个方向,李善道自是优先选择河东。——东、西之外,还有个南,南是洛阳,此个方向,李善道现当然不会去选。

    他的考虑出於两点。

    山东的地界比河东大,也富饶,民口也多,但山东各郡目前的形势是散沙一盘,孟海公、徐圆朗等等,名义上从附李密,实则仍是各自割据,只要等李密一败亡,他们必然就会陷入群蛇无首之局,乃至会自相攻战,对李善道形不成威胁,什么时候收拾都行,这是第一。

    长安、关中的情报络绎不断,李渊在关中已是逐渐站稳了脚跟,他才是李善道最强的敌人,因而须得趁他在关中还不是非常稳固的时候,最好是争取能把河东先打下来,这是第二。

    综合两点,选择了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定为河东。

    李善道只要兵越太行,李渊势会调兵往援,极有可能,他所遣之援的主将会是李世民,可以预见得到,这肯定会是李善道从起兵以今,到眼下为止,最将难打的一场仗。

    说实话,李善道在作出这个决定时,也是充满了压力,然压力以余,亦有重压下产生的昂奋。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

    既然随着实力的增强,已经生了争夺天下的志气,那就必须面对这场硬仗。不能因为李世民后世的知兵之名,便心生畏惧。岂有不经险阻,而就能成霸业者?李世民再强,这场仗也得打!况乎,李世民虽强,经过这么多大战的锻炼,加上从前世得来的眼光见识、战略见解,李善道自问之,他也不弱。只要策略得当,粮草充足,士气高昂,未必不能一战而定河东!

    ——原本时空中,一个宋金刚、一个刘武周,就把河东搅了个天翻地覆,要非最终因为粮尽和战略上的欠缺,河东之得失,还真说不好归谁所有!则在明知宋、刘何以兵败的原因之前提下,又拥有比宋金刚、刘武周更多的兵马、更充足的粮食,此仗又怎知李善道不能打赢?

    此战若胜,不仅巩固了河北根基,更能另外打开一片天地,一方面,将李渊彻底地锁死在关中;另一方面,河东俯瞰洛阳等地,也能为日后逐鹿中原,攻取洛阳,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仗,李善道已是重压之下,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打,还要打胜!

    不过话说回来,李世民到底不是窦建德等可比,具体到这场仗怎么打,战前还是得备战充足。

    听了魏征的建议,李善道颔首说道:“刘文静攻陕县不克,虽已暂退潼关,然近得关中情报,李渊已令李世民统兵往援刘文静。李世民兵一到,陕县定然就守不住了。无论是从这一点出发,还是从李渊在关中根基已然稍稳出发,我军西进河东,确实是都该提上日程。

    “罗艺降从,高开道、李景不成我患,我军经上谷等郡入河东的道路已经打开,玄成,先将粮秣、军械等辎重后勤运到上谷等郡,是已须当着手。但另外还有三事,也得安排施行了。”

    魏征说道:“明公所指,是分遣使联络突厥、与刘武周议盟,以及联络河东豪杰?”

    “正是这三件事。三事中,又以刘武周和联络河东豪杰为重。”李善道下到堂中,负手看壁上的地图,注目河东北部的雁门等郡,这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tianming0congdayeshierniankaishi/read/97/66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