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是要赶尽杀绝啊!“匆匆赶来的张猛一拳砸在桌上。
李芸快速浏览着公告:“他们给老用户留了过渡期,但新项目必须用新设备。“
第一个求救电话在午后来临。
“颜总,我是武钢的老王。“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焦虑,“我们新上的连铸机,用的你们模块,也在用通天平台做数据分析。他们这么一搞,我们以后怎么办?“
颜旭还没回答,第二个电话又接进来:“颜总,我是大连港的小李,我们那个龙门吊监测系统......“
一个下午,颜旭接了十几个类似的电话。所有的客户都陷入同样的困境:既需要旭日科技在特定场景下的专业解决方案,又离不开通天平台的生态系统。
最让人忧心的是某军工企业的总工深夜来电:“小颜,我们有个重点项目,本来计划用你们的通信模块。但现在上级要求必须通过通天平台做数据备份......“
在通天集团的展示厅里,杨志远正在向重要客户演示新系统。
“请看,“他指着大屏幕上的拓扑图,“从传感器到云端,全程加密,无缝对接。如果使用第三方设备......“
他故意停顿,点击鼠标,屏幕上立即出现一个巨大的红色警告标志:“系统将无法保证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位客户提问:“那我们现有的非通天设备怎么办?“
“我们提供了迁移工具。“杨志远微笑,“当然,需要重新购买认证模块。“
会后,技术总监低声问:“杨总,那个警告标志是不是太......“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杨志远整理着袖口,“用户需要被教育,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颜旭的仓库里,气氛凝重。
周教授戴着老花镜,仔细研究着通天新网关的技术文档:“他们在硬件层面做了加密芯片,软件层面关闭了调试接口。这是要打造一个密不透风的堡垒啊。“
李思远尝试用现有设备连接新网关,屏幕上不断弹出兼容性错误。
“他们用了数字签名认证。“年轻的工程师沮丧地说,“没有通天的授权,任何第三方设备都无法接入。“
张猛忍不住骂了一句:“这哪是保障安全,这是在搞技术霸权!“
颜旭始终沉默,手中的算珠发出规律的声响。他突然问:“还记得我们为什么选择做工业通信吗?“
众人一愣。
“因为在这个领域,每个工厂都应该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颜旭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而不是被某个巨头指定必须用什么。“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深夜,颜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颜总,我是通天前工程师赵伟。我......我能提供一些技术细节。“
半小时后,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出现在仓库门口。他取出一个U盘:“这是新网关的认证协议分析。“
赵伟的声音带着愧疚:“我实在看不下去他们这种做法。工业互联网应该是开放的......“
颜旭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