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西行记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方便,不知道能带几个人?”

    “人不能太多,两三个吧。”

    “行,我清楚了,您贵姓。”

    “免贵姓刘,刘大山,是这边厂办的。”

    “使我们开车去,还是?”

    “我们去车接,你们找不到地方。”

    “好的,那我就等车过来接。”

    挂断电话,何雨柱跟众人说了一下,他决定只带着何耀祖去看看,小满跟其他人随便在成都逛逛。

    众人知道何雨柱要办正事,都没有异议。

    大约八点半左右,一辆BJ吉普停在了何雨柱他们住的宾馆外面,上面下来个中年男人在前台给何雨柱打了电话。

    “何先生么,我刘大山,我已经到大堂了。”

    “好,我们马上下来。”

    见面寒暄几句,几人上车,路上何雨柱问清楚刘大山是厂办主任,就大概问了下厂子的规模等等。

    刘大山回答的含含糊糊,何雨柱也没追问,反正看了就知道了。

    何雨柱此行的目的是了解一下战机工业到底到什么程度了,缺什么少什么,攻不破的技术难关在哪,他好针对性的做一些布局。

    车子驶出市区,道路渐渐偏僻,最终进入了一片戒备森严的厂区。高墙、铁丝网、持枪的哨兵,无不显示着此地的特殊性。

    进了厂,厂里的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接待,态度异常热情,显然是知道何雨柱的来头的,倒是把刘大山搞得有点尴尬。

    “宋厂长,你就不用这么客气了。”

    “我呢,就是出门走走,走到这边了,顺便来看看。”

    “我看是何先生太客气了才对,今天我是不会跟何先生客气的。”

    “哦,这话怎么说,我们边看边说,您就知道了。”

    寒暄过后,便由总工程师亲自带队,开始了参观。

    走进了巨大的飞机总装厂房。

    厂房内部空间高阔,灯光明亮,但许多设备明显能看出岁月的痕迹,一些机床甚至还是五六十年代的苏制产品。

    “何先生,这边请。”总工姓李,是个精神矍铄的老者,他指着正在进行组装的一架战机机体介绍道,“这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歼-7的改进型号。部分机身结构和航电系统,我们参考了之前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那几架F-4的部分零件。”

    何雨柱默默点头,目光扫过工位上那些正在被技术人员小心翼翼测量、对比的西方制式零件。

    它们与周围的老旧设备以及战机本身的设计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差距很大?”何雨柱轻声问了一句。

    李总工叹了口气,手指旁边工作台上摊开的一大迭图纸,上面既有手绘的,也有蓝晒的,还有少量计算机打印的图纸混杂其中。

    “何止是差距大是体系化的代差。举个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iheyuan0shazhu0wozhebeizifumushuangquan/read/97/45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