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也知道我这里有自行车。”赵耀故意抛出诱饵。
瘦子刚才就想问自行车的事,但看到赵耀今天不太愿意多说,也就没敢继续追问。
既然赵耀自己提起了,瘦子便接话问道:“兄弟你有几辆?”
见瘦子又开始套话,赵耀也不傻,“足够换一辆三轮车的。”
“得了,那等我打听到了怎么通知你?”
赵耀想了想,把小明家的地址告诉了瘦子。
“有什么消息就到这里找一个叫袁小明的,告诉他就行了。”
“行,”瘦子爽快地答应了。
“你知道哪里能买到羽绒吗?”赵耀突然想起一件事。
“羽绒?”胖子和瘦子互相对视了一眼。
两人的茫然表情已经告诉了赵耀答案。
赵耀本来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了这句话,估计这个时代国内还没有这个东西。
赵耀没等他们回答,接着问:“你知道谁倒腾外国货吗?”
或许那些走私外国商品的人会知道这个东西。
瘦子单手摸着下巴,想了许久,“好像还真有一个,但他不经常来,通常几个月才露一次面。”
赵耀一听来了兴趣,“也在茶馆儿?”
“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赵耀心里顿时有些失落。
“你有机会来可以碰碰运气,如果我遇到那个人,也会给你通风报信。”
瘦子说得挺仗义。
“那行,谢了。”赵耀客气地说。
“客气啥,咱们以后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说完,瘦子跳上了三轮车,“走了,胖子。”
赵耀挥了挥手,算是道别。
待两人走远,赵耀转身回去把屋子锁上,骑上自行车往家走。
这个屋子连口热水都没有,住在这儿太不方便。
顶着夜晚的寒风,赵耀骑着车子往家走。
今天一天赚的钱相当于他两年的工资。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赵耀已经在心里盘算起今后该怎么做。
如果找不到现成的羽绒,就去郊外的养鸭场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发现。
赵耀努力回忆着有关羽绒工艺的信息。
穿越之前自己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里,谁也没考虑过羽绒服的制作工艺。
只是隐约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
有个大妈觉得买羽绒服太贵,于是自己到养鸭场收集了许多鸭毛,然后拿回家自己缝制了一件羽绒服。
没过多久,大妈发现自己浑身痒痒,皮肤开始过敏。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衣服质量问题引起的。大妈一气之下把羽绒服拆开,发现里面的羽绒都长虫子了。
记者还去采访了服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
专业人士说,羽绒必须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杀菌处理才能用于服装制作。
如果买不到现成的羽绒,买半成品也不难。
可是专门的杀菌消毒设备该怎么弄呢?
一想到还有这么多复杂的步骤,赵耀觉得自己穿羽绒服的梦想快要破灭了。
“真是个不发达的年代,处处都是困难。”赵耀忍不住感叹道。
回到四合院,赵耀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媒炉看看煤球是否还在燃烧。
看到煤球还没完全烧完,赵耀放心不少,屋子里因为自己舍得放煤,已经没有了寒意。
一进来就感觉暖和极了。
想起妈妈常说:“钱花哪儿哪儿就好!”
这句话真是千古真理。
赵耀走到厨房看了看小明送来的煤球,一摞摞码得整整齐齐。
这活儿干得一点都不比正式送煤的人差,比个成年人干活还像样。
赵耀拿出灶台上的烧水壶,走到院子里接了满满一壶水,然后回屋放在了煤炉上。
这样以后每天洗手洗脸都有热水用了。
躺在床上的赵耀渐渐感受到自己正在适应这个时代。
明天是周末,先去茶馆的二楼看看,打听打听外地来的倒儿爷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顺便把仓库里的雪花膏卖掉。
大把赚钱的感觉真爽。
因为屋里暖和,赵耀这一觉睡得特别沉。
如果不是屋外吵闹的声音,赵耀感觉自己还能继续睡下去。
屋外的吵闹声把赵耀吵醒了,他睁眼看看放在床头柜上的手表。
时间显示是早上9点50分。
越是到了周末,院子里就越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