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根脉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清明雨淋湿了火星的穹顶,蓝色雨滴在水晶城市表面汇成涓流。何雨柱擦拭着车床操作杆,发现镀铬层下透出原钢的底色——就像这座城市光鲜外壳下,依然跳动着扎钢厂的心脏。

    “模拟系统出问题了。”小李指着突然变透明的墙壁,穹顶外的红色荒漠清晰可见。老人们开始晕眩,他们习惯了地球风格的虚拟天空,真实的火星景象令人不安。

    技术组查了三天,结论令人窒息:维持虚拟环境的能量即将耗尽。火星铀蓬田的产量持续下降,植株叶片卷曲,根系不再发光。

    “它们想家了。”老赵的孙女小满轻触枯萎的叶片,指尖带起微弱蓝光。她是在火星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却总梦见从未见过的地球白杨。

    危机会议上,投影仪闪烁着地球发来的数据:华北地区出现新的铀蓬变种,根系深度突破三百米,正净化着被工业污染的地下水。

    “我们需要新基因。”火星农业局长敲桌子,“否则所有作物将在半年内枯死。”

    星际传输通道早已关闭。最后的选择令人心惊:派遣志愿者返回地球采集样本,但星际旅行会加速衰老——根据相对论,往返需耗费三十年地球时间。

    报名处排起长队。老人们争相举手:“反正活够了,让年轻人留下。”小满突然挤到前列:“该我去——我有一半地球基因。”

    争论被紧急警报打断。生命维持系统出现故障,氧气产量骤降。检修员在过滤层发现诡异现象:铀蓬根系主动接入了供氧管道,正代替故障设备输出氧气。

    “它们在帮我们。”小满抚摸管壁上新生的根须,“但很痛苦。”

    植物学家的检测报告证实了她的直觉:铀蓬正以自毁方式维持生态系统,每输出一立方氧气,就有十株植株结晶化。

    解决方案来自历史档案。小李翻出1982年的扎钢厂记录:当年处理电镀废水时,铀蓬曾与蕨类植物形成共生体系。

    “蕨类孢子!”他激动地拍桌,“火星土壤能培育!”

    地球方面很快回应。通过激光传输的孢子数据包抵达时,解码员愣住了——数据包含额外信息,是郑干事临终前录入的忏悔录音:“……告诉我女儿,蕨类喜阴……”

    全球搜寻立即展开。记者在南方山村找到郑干事的女儿,她守着一片蕨类保育园。镜头前她捧起陶盆:“父亲留的种子,说总有一天用得上。”

    孢子搭载探测器射向火星。降落舱却偏离轨道,坠毁在火星峡谷。全城目睹爆炸火光时,小满独自走向铀蓬田。

    她割破手掌,将血滴入灌溉系统。蓝血与植物汁液混合那刻,整片田地震动起来。植株疯狂生长,根须拔地而起,在穹顶外结成巨网——正好接住第二波空投的孢子舱。

    新危机随之而来。蕨类在火星变异成攻击性品种,藤蔓绞碎设备,孢子致人昏迷。小满发现它们只避开铀蓬丛下的某个区域——那里埋着老周的骨灰盒。

    “需要地球微生物。”她通过量子通讯呼唤。回答她的是个苍老声音:“早准备好了。”

    地球方面,九十岁的何雨柱坐在轮椅上,指挥工人挖开扎钢厂旧址。封存多年的土壤样本重见天日,蚯蚓在腐叶间蠕动。

    “把这些老朋友送过去。”他抚摸装着故乡土的玻璃罐,“最后一份礼物。”

    星际快递再次开启。装着土壤的胶囊穿透大气层,像流星雨洒落火星。小满用手捧起地球土,泪水滴落处,新芽破土而出——半是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iheyuan0jiarenmen0chengshazhuliao0zenmeban0ji/read/97/15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