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区里派过来的几个专家肯定不可能亲自种地。
这些种地的人,肯定会就近找阴塔的村民,就算没有工资,大伙儿洋柿子也能得一些。
到时候,找刘家垣生产大队一卖,这不就是钱了吗?
再有,玻璃大棚盖到阴塔,上头总归要修路,通电吧?
而且,有了这个玻璃大棚,阴塔生产大队就能从公社这些生产大队中脱颖而出,被上面的领导看到。
到时候,有什么政策帮扶,福利待遇,肯定是优先阴塔生产大队的。
最重要的是,刘家垣要想买玻璃大棚的洋柿子,是不是要经过阴塔生产大队?
刘家垣一年做几十万瓶洋柿子酱,需要的洋柿子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里头,看得见的好处不多,但是看不见的好处多得吓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田主任才会出这个头。
他出身阴塔生产大队,如果把这个玻璃大棚再给谋到阴塔生产大队,那以后阴塔生产大队还不成了他家后花园?
“这个,欧科长,七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对于一个生产大队来说,确实太多了些,不知道区里能不能想想办法,再加一些预算?”
到这个时候,田主任心底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他还是想再挣扎一下。
结果就听欧科长笑着摇头:
“田主任,政府之所以同意建这个玻璃大棚,就是因为刘家垣生产大队的洋柿子酱一年能为国家创几十万的外汇。”
“但是,你要明白,这几十万的外汇,政府是按照国际的汇率标准兑换成人民币,一分不少的打在刘家垣生产大队的账户上的。”
这句话,已经相当于是赤裸裸地告诉在座的众人,政府盖这个玻璃大棚不挣钱,只是为了保证外汇而已。
政府固然得了一部分外汇,但是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洋柿子酱生意,这个事情最挣钱的还是刘家垣生产大队。
所以,玻璃大棚的事情政府只是牵个头,后续的一切谁想盖这个玻璃大棚,谁负责。
实际上,在座的众人谁不知道,区里说给李家沟公社盖大棚,不过是句好听话而已。
实际上,人家就是专门给刘家垣盖的。
能坐在这儿都是人精,之所以还要争一争,就是因为这里头的利润太大了!
田主任听欧科长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也知道城里来的领导生气了,当即讪笑一声不说话了。
欧科长这才笑容满面地看向大队长刘原、梁书记和易会计三人:
“这个事情,你们刘家垣是怎么考虑的?”
刚才一直臊眉耷眼,垂头丧气的三人组闻言,抬头的瞬间,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来。
大队长刘原率先开口:
“我们肯定全力支持和配合区领导的决定!”
“刚才说的后续的费用和建筑队的日常生活,我们都能保证。”
“我们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