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望着满桶的鲜鱼,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收获颇丰,是时候打道回府了。这些鱼,对一个家庭来说,足够享用好几天了。
刘海中馋涎欲滴地盯着鱼桶,试探性地问:“陈天,你还有多余的鱼饵吗?给我留点如何?”
陈天摊开手,展示了一下空空如也的鱼饵袋,说:“真的用完了,海中叔。”
刘海中露出了失望的神色,无奈地坐了回去。
然而,陈天内心却是雀跃的,这满桶的鱼不仅代表了收获,更是与赵灵儿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的见证。
“灵儿,我们该回家了!”他提起鱼桶,跨上了自行车。
赵灵儿也跟着上了车,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她更加自然地环住了陈天的腰,两人一同骑行在回家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
在回家的路上,陈天故意挑选了一些颠簸的小路,假装骑行不稳,让赵灵儿紧紧地抱住他,这种亲昵的举动让两人的心更加贴近。
“哎呀,灵儿和陈天,你们这是从哪里回来啊?”回家的路上,偶遇了赵灵儿的父亲赵卫平,他好奇地打量着两人。
赵灵儿的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她在外人面前总是努力保持着矜持。
于是,她迅速松开了环抱着陈天的手臂,仿佛被烫到了一般。
“小陈,既然来了,就到我家坐坐如何?”赵卫平热情相邀。
“赵叔,不用了,家里还有事儿。”陈天一边回应,一边停下车。
他随手在路边摘了几片树叶,迅速编织成一个小巧的鱼篓。
然后,从鱼桶中精心挑选了几条最肥美的鱼,放入了鱼篓中。
“赵叔,这是我和灵儿今天一起钓的鲜鱼。您带回家尝尝,肯定鲜美无比!”他诚恳地将鱼篓递给了赵卫平。
赵卫平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虽然他的生活条件不错,但这样的鲜鱼仍然让他心动不已。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收下呢?”赵卫平客套地推辞着,但眼中的喜悦却难以掩饰。
陈天洞悉了他的心思,直接将鱼篓塞进了他的手中:“赵叔,您就别客气了。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这些鱼就当是我和灵儿的一点心意吧!”
....
陈天将鲜鱼递给了赵卫平后,跟赵灵儿微笑道别,随即便骑着自行车驶回了四合院。
在即将进入院门前,他碰见了院内的一群大妈。
大妈们的目光被陈天车把上挂着的鱼吸引,眼中满是羡慕与好奇。
“小陈,这鱼看起来真新鲜,哪儿捕的?”一位熟悉的大妈走上前来,好奇地问道。
“刚钓上来的,今天运气挺不错。”陈天笑着回应,“大妈,您要是喜欢,拿两条去吃吧。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
大妈也不客气,高兴地接过了陈天递来的两条鱼,两人一起走进了后院。
这时,另一位大妈也走了过来,看着桶里剩余的鱼,试探地问道:“小陈,这鱼能不能也给我一些?你一个人肯定吃不完,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不行啊,大妈。”陈天摇了摇头,婉言拒绝,“我打算把它们做成鱼干保存起来。”
被拒绝的大妈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此时,阎解放也刚好回到院子,他羡慕地看着陈天手中的鱼桶,心里暗叹自己家境不如人。
他知道,如果陈天是他们家的亲戚,那他们也能跟着沾光了。
陈天在院子里是出了名的大方和热心。
前不久,听说他厂里有个同事家里遇到了困难,他二话不说就借出了五十块钱,连借条都没打。
而且,他在街坊邻居中的口碑也特别好,大家都夸他是个热心肠、有能力的年轻人。
这也是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能在车间担任副主任的原因之一。
陈天步入中院时,贾张氏正埋头专注于手中的鞋底缝制。她抬头一瞥,看见陈天推车缓缓而来,车把手上挂着的满满鱼篓让她心生狐疑。这年轻人,她想,肯定是在哪里有些不为人知的门路,否则哪里能轻易得到这么多鲜鱼。
贾张氏放下手中的鞋底,目光随着陈天的身影移动,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她起身,缓步走向前院,打算一探究竟。
回到家后,陈天将捕获的鲜鱼一股脑儿倒进了宽敞的木盆中,他精心挑选了两条递给一旁的一大妈,“婶子,这些鱼您拿去吧,我还有很多,不需要您费心处理。”
“哎呀,这可使不得!”一大妈一边推辞,一边笑着接过鱼,“吃你的鱼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哪里还能让你帮忙处理呢。”
说罢,一大妈提着鱼快步走了出去,“我得赶紧把这些鱼处理好,要不等它们死了就不新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