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闹渐渐平息下来,何雨柱每日的生活便是上下班,辅导雨水学习,每隔几天还会到外面给人帮忙掌厨。
这段时间,何雨柱开始搜集一些白酒,尤其是那些公私合营之前的董酒、泸州大曲酒、五粮液以及赖茅这类日后不再生产的好酒。
后来被认定为中国八大名酒的品牌大多是在公私合营时期,由多家历史悠久的酿酒工坊联合组建而成,因此其口味可能已有所变化。
目前市面上还能找到一些公私合营前的老酒,而且在这个时期收藏老酒还不需要酒票。何雨柱觉得必须赶快行动起来,他调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四处帮他寻找。其中,他重点关注的是三茅、五粮液和泸州大曲酒。
此外,他还着手搜寻一些珍贵木材,比如黄花梨、金丝楠木等。至于收集黄花梨、紫檀木等老式家具倒是不必急于一时,但是一些老木料则是越用越少,只能碰运气遇到合适的就买下。
此刻还没有特定的目标,他就沿着大街随便走进委托商店或是售卖烟酒的店铺瞧瞧。这个时候的废品收购站没什么值得逛的,因为还没到那个特殊时期,人们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当成废品卖掉。只要是不太有用、但又有点价值的东西,大家都会拿到委托商店去卖。
于是何雨柱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一个大木箱。最近他让人做了十只一模一样大的木箱,每个木箱长一米二、宽半米、高半米,固定在车后座上。只要心念一动,就能随时随地更换木箱,切换过程天衣无缝,即便在大街上换箱子也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到了年底,何雨柱已经积累了100多瓶解放前的老酒,其中包括三茅、五粮液、董酒、泸州等地的名酒。除了少数是别人赠送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他高价购入的。如今一瓶茅台的价格才3.5元,而老茅台则要价六至八元。他还意外收获了两只民国时期的50斤装大坛汾酒。
由于那时瓶装酒的密封性能不佳,何雨柱便自行进行了二次加工,将蜡熔化涂抹在整瓶酒上,然后再用石灰和黄泥混合制成的泥浆糊住,接着反复淋上几遍小米清汤,待干燥后再将其深埋在自家地窖的地底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