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回消息?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一小时后,画风突变:“[一连串的炸弹表情]”
最后一条,发送时间是凌晨三点,充满了滔天的怨气:
“姜小狗!你死定了!之前你发视频,本姑娘帮你那么大忙,现在就玩失踪?!绝交!拉黑!这辈子都别想我再理你了!”
姜忘苦笑着摇了摇头,连忙回了条信息过去。
下面,则是师父陈国忠的未接来电和一条短信,内容言简意赅:
“阿忘,醒了回个电话。今天有空,我们去老道观收拾一下。”
姜忘先给师父回了个电话,约好碰面的时间,然后才硬着头皮,给张云鹿发去一条长长的、情真意切的道歉信息。
半小时后,姜忘和师父在通往后山老道观的岔路口碰了头。
“你小子,昨晚跑哪去了?电话也打不通。”
陈国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确认他没事,才板着脸问道。
“咳,昨晚研究新拍的素材,太投入了,手机静音没注意。”
姜忘含糊其辞地解释道。
陈国忠也没深究,领着他向山上走去。
一路上,可以看到景区里多了不少忙碌的身影,正在搭建一些临时的竹制遮阳棚。
一些风景优美的路段,还布置了古风的油纸伞阵,既能遮阳,又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这些都是为下周的国风巡游准备的。”陈国忠解释道。
“听说预约的游客太多,乡里怕到时候天太热中暑,还特意在几个主干道上,加装了喷雾降温系统。”
姜忘看着这一切,心中也由衷地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高兴。
如今的景区虽然经过了上次舆论事件的加持,火了一小段时间,但是热度也已经过去了,目前在省内景区的排名也仅仅在十一二名徘徊。
这还是靠着这个国风巡演的活动才拉上去的。
通往后山的青石板路比主路窄得多,两侧的杂草几乎要将路面淹没,显然鲜有人迹。
走了约莫两刻钟,一座小小的、几乎要被藤蔓和古树吞噬的道观,出现在了眼前。
道观不大,青瓦屋顶上长满了青苔,几处墙皮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夯土。
山门前,一对被岁月侵蚀得斑驳的石狮子静静伫立,朱红色的木门也已褪色,只在门楣上,还能依稀辨认出“清风观”三个古朴的篆字。
“就是这里了。”陈国忠推开那扇发出“吱呀”呻吟的木门,一股混杂着尘土、旧书和常年香火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这道观,本就是姜忘的太爷爷那一辈,为那位传下武艺的老道士修建的。
老道士仙逝后,便一直由姜忘这一脉看管。
只是经历了不少的变故,如今更是除了姜忘偶尔回来清扫,几乎无人踏足。
道观的规模比姜忘记忆中更显沧桑,这是标准的两进院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