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架蚊蚋被击落已经过去快10分钟,U艇的溃败出乎预料。
马克也欣喜不已,不免也有些自得:
蚊蚋的饱和攻击才算什么,帝国的饱和攻击才是真饱和,一半的出击力量就干脆利落的瓦解了敌人!
U艇已经无需担心,现在他的目光放到了约600公里外的第三舰队。
联军当然没忘记那200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更不会想不到第三舰队也能放飞大量战斗机。
不过原本他们的计划是马克只负责干掉U艇,然后就立即撤退,完全可以避开和第三舰队主力交战。
帝国空军总长怀恩已经在飞机上,当他抵达时更加庞大的机群已经集结完毕,才会考虑如何解决掉第三舰队主力。
只是马克的心思却已经有些活泛起来:
第二攻击群40架战机什么也没捞着,却是满满当当的挂满了各种导弹,着陆十分危险。
空军不像舰载机着陆G值很大,可以依靠长长的跑道降低冲击,但也不意味着带弹着陆没有风险。
常规任务带个2到4枚导弹着陆一般问题不大,但那些F15可是足足挂了14枚导弹,狂风和海鹞也是带的满满当当,降落风险极高。
丢弃也不现实,一般行动丢个几枚都不算事儿,可要是上百枚无故丢掉也绝对少不了被人诟病,最好的办法是打掉一部分,轻装着陆。
只是与其白白浪费,不如让第二攻击群去试探一下第三舰队主力,大不了远远撒一轮导弹、试探对方火力后就走,对方根本没什么战斗机能追得上。
作为新晋小将,不但在突发时刻扛起重任完成任务,顺便还超额做了很多工作……
帝国的将军含金量不用多说,按照正常路线马克会用差不多10到15年爬上怀恩的位置,这已经是很快很顺利的情况。
可他太想进步了。
40多年前,麦大帅明明已经完成作战目标,为了进步硬是决定打过江。
这到后来已经成为棱角大楼内部的优良传统,反正帝国家大业大,失败了也兜得住!
下午16点整,嘀咕着同僚不给留口饭吃的第二攻击群接到任务:
队伍中的12架F15脱离,以小规模编队北上,继续搜寻可能的U艇。
得到命令的F15们满心欢喜,立即执行命令加速北上,让跟随的28架带英战机飞行员错愕不已,随即向上请示。
毕竟北边哪里还有什么潜艇?再往北不和第三舰队主力撞上了么!
空军大臣特伦立即知道杨基小老弟又开始犯好大喜功的老毛病了,北边还有个屁的U挺,就是马克想去对方主力舰队探探虚实!
只是他也被打开了思路,看着还在为皇家方舟号沉没红着眼眶的班德将军,给那8架新锐的狂风下达命令,要求他们跟随12架F15一起北上。
不过多了一条命令:一旦出现危险立即脱离,绝对禁止缠斗!
狂风的飞行员也秒懂,可变后掠翼稍稍合拢,也加速跟了上去。
剩余的20架海鹞因为性能落后难以逃脱,只能守在原地以接替弹药耗尽已经返航的第一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