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嘈杂。
井棚下只剩陈顺安独坐。
他合上最后一份账册,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一叩。
他发现卧虎井的掌柜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其一,内忧外患,积弊如山。
上上任卧虎井掌柜,勾结外人,做空水务,挪用公款,结果还未等到东窗事发,便因暗中烧食芙蓉膏火,被啯噜会的人大卸八块。
留下的烂账、坏账、欠账不少。
而上任卧虎井刚任职不足两月,屁股都没坐热,便被陈顺安给顶了下去,只能跑去当黑沙井掌柜,虽不敢公然扛命,为难陈顺安。
但稍微恶心下陈顺安还是可以的。
临走前,他将自己培养的心腹和几位二流好手,统统带走。
搞得偌大的卧虎井包括两名绞水铺伙在内,也就21人。
要知道,就连砂砾井那口浊水井,都养着三十多个水三儿。
这区区21人,压根不够用,就算陈顺安立即卖缺招人,但也会耽搁一段时间,定会影响每日卖水流水。
而且,这21人还未必跟陈顺安一条心。
比如那个费老三,便是卧虎井资历最深的老人,二流中期实力,不去推车送水,而是整天待在井棚下绞水。
干活永远慢悠悠的不急不缓,再怎么催也没用。
踩点来,到点下值,从不加班,有个腰酸背痛肯定请假,若是拖欠了例钱第一个撒泼打滚。
上任掌柜、上上任掌柜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能为力。
无他,费老三是赵夫人的宗亲。
若是按辈分,赵光熙还得唤费老三一声三舅。
这还能得罪咋滴?
当祖宗供着吧!
其二,东家新政,千斤重担。
赵光熙穷得眼珠子都绿了,居然搞什么改革新政,把包括卧虎井在内的四处水井,拿来试点,要提高人效和收益!
虽然放权,除了不能转手把水井给卖了,其余的基本都任凭掌柜做主。
却定下个惊人的数目:淡水井每年上缴盈利,不低于一万五千两!
对应每月则是1250两,每日42两。
而这是还分红后的纯利润。
陈顺安稍微算了笔账,想完成这个目标,每日卖水额,至少需要达到一百二十两。
等于现今卖水量的近一倍之多!
这对一个人口结构大致稳定,流入流出多年不变的武清县来说,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
“传统的卖水方法,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一目标。唯有改革!”
而陈顺安在厘清账务,盘算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