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2 水磨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因为西汉桓谭所著的《新论》一书里,就曾提及:……又复设机用驴骡、牛马及投水而舂,其利百倍。

    其中“投水而舂”,就是用水轮带动杆碓来舂米。

    随着这几年新式耕种工具、先进的耕种技术的推广,大汉的粮食相对于往年来说,一直都算得上是大丰收的。

    再加上蒸馍这种可口吃食,以及干粮等物的出现,大汉对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也就是兴汉会手里有不少的牲畜保有量,可以利用牛、马等牲畜来拉磨,这才勉强保证了朝廷和越巂的面粉供应。

    真要像是别的人家那样用人力推磨,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和时间,而且效率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

    在有了迫切的需求之后,冯永终于把心思动到了水力上:妈的老子做不成水力纺织机,难道还做不成水磨坊?

    牛马还要吃草料,晚上还要休息,这水磨日夜都不停,效率不知高哪去了。

    搞起!

    牛娃虽然读书笨了些,但总算是继承了丁二家读书不行,但动力能力强的优良传统。

    再加上好歹也是在学堂里呆过的,后面又跟着冯永走南闯北,眼界总算是开阔了起来。

    在听了冯永的设想后,能很快地理解冯永的意思,表示这个事情很简单。

    这个事情当然简单。

    因为聪明的中国古代劳力人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帮忙解决了水磨最困难的环节:水轮机和转轴。

    本来冯永还想着加点齿轮或者包个铁皮以延长寿命什么的,但在仔细观察了水碓的实物之后,直接就放弃了治疗。

    虽然在看惯了后世大工业制造的冯永眼里,纯木头做成的水轮机和转轴是原始的,粗糙的,是典型的傻大粗。

    但架不住人家结构简单啊,结构简单就表明着维护也简单,更何况这东西比想像中的要结实得多。

    唯一的缺点效率是低了点,但在这个时代,比起人力畜力,那就是高效率。

    冯永捣鼓好久,才发现自己唯一能修改的,就是根据物理原理,以及后世的水轮机模样,把它的叶片做成收缩状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力转化效率。

    早在西汉时期,水碓就已经大量普及,牛娃所要做的,就是把舂米的工具换成磨面粉的磨盘。

    十一二岁就能着自家老子按图做出从未见过的曲辕犁的牛娃,这点技术问题肯定难不倒他的。

    “待会安装的时候,注意安全,莫要伤了手脚,吊架上的磨盘一定要最后再安,免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

    冯永看到一切准备完毕,嘱咐了一句。

    磨盘分上下两部分,下磨盘要安在转轴上,上磨盘则是要用吊架吊起来,其实道理也和小时候家里的磨盘一样。

    只不过是把人力换成了水力。

    “明白。”

    “行了,开始吧。”

    站在屋里也帮不上忙,反而碍事,同时还会让那些匠人们缩手缩脚的,冯永吩咐他们开始后,转身走了出去,找了个树荫坐下等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uhanzhizhuangjiahan/read/97/150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