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5章 传闻有误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最重要的是基业,能让自己,能让子孙吃穿不愁,能享乐,能多睡几个美人的传世基业。

    田地,才是根本啊!

    有田地才有产出,才有钱粮,有了钱粮,才能挥霍不是?

    但大汉的功勋们又有几个是家里富有田地的?

    看看廖公渊为世家张目就明白了,未必就没有多为自己找后路的心思。

    本地世家虽然被人压着一头,但他们背地里却是看不起勋贵的,穷鬼有什么了不起?

    双方都对对方的东西有所贪念,不就是为了利害么?

    诸葛亮作为大汉丞相,统筹全局,怎么可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可是家底薄,手头紧,地盘小,大汉如此窘境,他又有什么办法?

    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一只土鳖来,按他的想法,光是平衡这蜀中的各方势力,只怕都要耗费大部分的精力。

    也只有严苛的法令,公平行事,这才能让人说不出什么话来,才能尽可能地维持这脆弱地蜀中平衡。

    所以说,八牛犁好哇,屯垦汉中好哇!

    汉中之地,终于把功勋们的注意力转移了过去。

    虽然说不能全部喂饱他们,但比起之前饿得嗷嗷叫,那是好多了。

    手里有了基业,廖公渊之流,想必就会少上许多。

    大汉对蜀中大族打压,但对他们手里的钱粮人口又何尝不是有所依赖?

    只有汉中有了产出,朝廷自己手里有了钱粮,面对那些大族时,才能放开手脚,才不会有所顾忌。

    听到丞相如此一说,蒋琬也是赞同地点点头,“丞相这般做,让那蜀中大族能得些田亩之利,倒也能让他们少些怨气。”

    听了蒋琬此话,诸葛亮心里叹了一口气。

    公琰生性宽厚,稳重有余,机变不足,只能算是个守成之人;幼常机变倒是够了,但未免过于自负,做事有些不够周全。

    此二者,皆非自己所望。

    又过了几日,李遗终于带着一行人到了锦城。

    “樊医工,这两日就请暂且委屈住在此间小院。待我在锦城办完事,就一起北上汉中。锦城可是我大汉的都城,樊医工若是有心情,可心情游览一番。”

    “我会留下两位随从,若有事情,就直接与他们说便是。”

    李遗把他从南中带过来的人安置在一个别院里,临走前对着他们说道。

    这群人有十来人,领头的是一个老农打扮的老者,发须皆白,乍一眼看上去有五六十岁,可是腰杆挺直,脸虽是被太阳晒得黝黑,却不见皱纹。

    如果光看脸的话,三十岁农户出身的人只怕未必有他年轻。

    所以这是一个看不清年纪的老者。

    只听那樊姓老者听到李遗这般说,连忙陪笑道,“乡野之人,能住在这等地方,何来委屈之说?李郎君有事就请便,不用管我等。只要事了,随时过来叫我等出发便是。”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uhanzhizhuangjiahan/read/97/150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