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大司马转过身,看向王含:
“你是王老将军亲自从族里带出来的,前面也跟了我不少年,这一次战事,你做不错,也算是没有辜负王老将军的提携之恩。”
王含连称不敢。
冯大司马摆了摆手,“做得好就是好,这里没有外人,没有必要太过谦虚。”
言毕,沉默了一会,冯大司马这才继续问道:
“若是王老将军将来真的不能领军,肯定是要有人能顶上来的,我希望那个人是你,你可有那个信心?”
汉中巴中一带的板楯蛮,勇猛彪悍,商末就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因战功而被封巴国。
秦汉之世,高祖皇帝募板楯蛮定三秦,见“巴渝舞”而喜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后汉时,板楯蛮多次东征西讨,他们以长戈、木盾为武器,骁勇善战,号为“神兵”。
冯大司马起家之初,也是得到了王平召集的板楯蛮的帮助。
这个年代,讲究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同乡编入同一队,最正常不过。
这就导致了军中大大小小的山头,形成了不同的抱团,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
丞相平定南中,冯某人再兴汉中以来,再加上大汉的汉夷如一政策,不少南蛮和板楯蛮的部落已经算是汉粉。
又因为他们作战勇猛,闻战则喜,以战死为荣,这些汉粉部落一直都是大汉步军的优质兵源。
这些都叫熟蛮。
可惜因为历史的原因,后汉中后期对蛮夷的错误政策,曾经导致汉中周围的板楯蛮屡屡反叛。
最大的一次叛乱,甚至打到了汉中南郑。
所以想要重建信任并不容易。
靠近汉人城池周围的熟蛮还好说,但分散在巴山巫水的生蛮部落又何其多?
冯大司马再牛逼,也不可能对藏在深山恶水的那些茫茫多部落进行直接管理。
想要做到这一步,还得等到近两千年后,让世上最大,同时也是最具有执行力的政党,以举国之力来搞才行。
就算是南中那边,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大汉官府的政令,也只能是影响各个城池以及官道周围。
王平就是大汉在板楯蛮那边的代言人,正如五部都尉是在南中的代言人一样。
以王平现在的身体状况,由不得冯大司马不早做准备。
本来王平之子王训是最合适的人选,同时王训也是冯大司马的死忠。
可惜其人志不在领军,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从军,这些年一直在凉州当长史。
将来估计还会当一当凉州刺史,也算是给冯某人的基本盘看家。
这么看来,王含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冯大司马对王含说这些话,不是因私废公,而是想要通过王含继续影响乃至控制板楯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