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废行之争 (3/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地方官员做恶,朝廷和官家会拿出举措,针对和整顿吏治,尽最大的可能消除地方官员的‘恶’,而苏相公,却索性把青苗法一刀斩断,是不是太粗暴了?”

    “要知道,若能整顿吏治,朝堂和地方官场清明,‘青苗法’能顺利落实下去,每年不知能救多少受灾的百姓农户,而苏相公一番话,却将无数百姓的生路斩断了,下官以为,实为不智。”

    苏辙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不得不承认,郑朝宗的这番话很中肯客观,而且思路和逻辑都很清晰,他将问题的源头看得很清楚。

    “恶”的源头,不是新政本身,而是落实新政的地方官员,以及各地庞大的官商地主利益勾结的关系网。

    一味地废除新政,却无视地方上的利益关系网,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

    就算新政废止了,地方上的官员和商贾地主们想要盘剥百姓,总能想到各种手段和理由,百姓依然身处苦难之中,朝廷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郑朝宗的话,引得殿内许多人缓缓点头。

    抛开新党旧党的立场不论,郑朝宗的话没毛病。

    赵孝骞望向章惇,道:“子厚先生如何看?”

    章惇沉思片刻,道:“臣赞同郑朝宗之见,朝廷要解决的问题,不在新政,而在实施新政的地方官员。”

    赵孝骞又望向苏辙,含笑道:“子由先生觉得呢?”

    苏辙沉默半晌,才不甘不愿地道:“刚才是臣想得偏差了,确如郑朝宗所言,因噎废食,悖也。”

    郑朝宗紧接着朝赵孝骞行了一礼,道:“臣今日方知,官家当初设立监察府,是何等的明智且富有远见。”

    “天下事,悉决于官家和朝廷,朝廷任用官员,官员治理百姓,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天高皇帝远,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作为,很难及时察觉。”

    “而监察府的设立,便弥补了这个缺陷,天下官员从此有了朝廷的及时监管,或许不能完全杜绝不法,但却能改善太多。”

    “地方官员有了顾忌,便不敢肆无忌惮,朝廷也能及时得到地方官员所作所为的反馈,决定任免奖惩。”

    郑朝宗加重了语气,似乎不仅为了说给赵孝骞听,也为了说给殿内的宰相们听。

    “先肃吏治,再行新政,解决了根源问题,新政如何落实,其实已不算问题,这个顺序无比正确,官家英明!”

本章完

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ziwenchongdian/read/97/10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