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公竟渡河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说着苏辙再次端杯,饮尽最后一杯酒,然后起身。

    赵孝骞眼神微黯,沉声道:“子由先生何必如此……”

    苏辙洒脱一笑:“老夫此生只认死理,新法之谬多矣,错就是错,老夫宁死不易其衷,纵是千刀万剐,老夫为真理而死,亦觉体面!”

    “百姓被新法荼毒,天下苍生受苦,老夫被朝廷取仕,享食君禄,安能坐视生灵疾苦?不然这些年读的圣贤书岂不是喂狗肚子里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

    赵孝骞深深地注视着苏辙的背影,心绪翻腾不已。

    这确实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它孱弱积弊,被后世万般诟病。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仍然有人不为私利,不负圣贤,以舍身取义的决然,奋力燃烧自己,点亮漆黑的前路。

    读书人的理想,看起来总是像刺秦的荆轲,既傻又悲壮。

    心里暗暗骂着他的不合时宜,却还是忍不住肃然起敬。

    雅阁内,袅袅的琴声骤然生变,变得激昂而悲壮,竟是一曲《公无渡河》。

    苏辙微微动容,转身朝袅袅含笑点头:“姑娘心窍玲珑,有心了。”

    说完苏辙拂袖,大步走出了雅阁。

    雅阁内,赵孝骞独自斟酒,默默饮了一杯。

    配合着袅袅的琴声,赵孝骞神情怆然,手指在膝盖上敲击着节奏,仿似低吟浅唱。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

    苏辙被刑部拿问下狱了。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但又好像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

    新党执宰,旧党大势已去,苏辙作为旧党领袖人物,朝堂上与宰相当面辩论互驳,被拿问下狱也是理所当然。

    据说苏辙是自己走到刑部大堂,呵斥上前拿他的差役之后,又自己走进刑部大牢,连牢门都是他自己关上了,这个举动把刑部差官都搞懵了。

    堂堂正正,磊落且体面。

    事发后,朝臣震惊,舆论哗然。

    苏辙是门下侍郎,理论上来说,算是当朝副宰相了,如此显赫的人物也被章惇一言而下狱,大宋朝廷的风向,由此而彻底倒向新党。

    震惊的不仅是朝堂,还有国子监和民间。

    苏辙不仅是门下侍郎,他和其兄苏轼一样,都是大宋的文坛领袖。

    因新旧之辩而下狱,国子监士子和民间文人对朝廷和章惇的争议四起,汴京因此而风云涌动。

    奇怪的是,苏辙的入狱,赵煦和政事堂诸公都没有任何表示。

    就好像下狱的是一个很普通寻常的路人。

    不过是个路人而已。

    章惇仍旧每日领袖朝臣,在政事堂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苏辙疾呼谏止的青苗法,也在推行的新法之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ziwenchongdian/read/97/10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