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置搁了一张木板,午间或者疲累的时侯可以来此歇歇。

    除此之外,还可用作仓房,放些待用的米面食材。

    和伙计一同将米面等物卸下,搬进草屋。又给伙计结了十个钱的车资,目送他远去后,文舒将屋门锁了,然后寻去了赵娘子所在的村子。

    明天茶棚就开张了,总得提前跟人说一声。

    赵娘子所在的坡下村离官道不远,走过去不过半刻钟。进得村内,文舒举目望去,只见四下皆是砖瓦房,心道:怪道都说坡下村富,果然如此。

    见路旁几个总角小儿正围在一起玩泥巴,她忙弯身过去打听,一个抽着鼻涕的小娃告诉她,往前一直走,路尽头那家便是。

    文舒笑着谢过,按照小娃们指的路寻去。

    到得崔家院外,只见院门紧闭,里头也听不见任何晌声,只得上前扣了扣门环。

    “谁?”里头传来赵娘子惊疑的声音。

    “是我。”

    听出来是文舒,堂屋里的赵娘子这才松了口气,放下怀里的狗蛋,起身去开门。

    “小娘子怎的来了,快快请进。”

    “就不进去了,我来是告知大嫂,茶寮明日辰时开张,大嫂若无事,可早些过去帮忙。”

    “一定,一定。”赵娘子连连应承,又邀文舒进去喝茶。

    “不了,明日茶寮开张,还有诸事未定,此次就不留了,下次有空再来叨扰。”

    留她不得,赵娘子只得领着狗蛋送她至村口。

    下晌吃过午饭,文老爹雇了三辆太平车,将打好的橱柜和桌椅运去茶寮,文舒便背起书箱去了私塾。

    因着寒食和清明,私塾放了几天假,今天返校,同窗们聊天的热情空前高涨。

    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明日金明池争标活动,谁能胜出。

    起初官家莅临金明池,并非“与民同乐”,而是为观“水战”。金明池开凿的初衷就是为此。

    当时主要是为了建设一片较大的水城,安置神卫虎翼水军,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操教舟楫。

    在此之前的太祖只能到“造船务”去观习“水战”,后太宗觉“造船务”地方不够大,阵势拉不开,故动用了3.5万名士兵凿池,引金水河水贯注。

    为保证开凿质量,太宗还特意赏予役卒每人千钱、一端布,并赐此池名为“金明”。

    一味习水战,以示武备,神经必然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与国朝承平日久的氛围很不协调。

    随着盛世时光的推移,主张在金明池中演习水战的太宗,也逐渐改变了初衷。

    又一年春日,太宗再次来到金明池,亲手将一银瓯掷到波叠浪翻的池中,命令一军卒泅入水里取上来,表演“竞渡之戏”……

    一贯以勇武著称的太宗,开始在金明池波澜间挥洒上轻松的一笔。

    将太宗与太祖比较,太祖全是观习“水战”,太宗则于“水战”演习间隙,设置点儿不仅能锻炼体魄,又可调节情绪的“水戏”。

    这些“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食在大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zaidasong/read/97/51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