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一年,他的现金流甚至会超过4个亿!
这是实打实的现金。
除去第一年搭建公司的成本之外,他至少能够留下5000万!
给他代工的服装厂,每个月订单一结,如果陈庆宇双线操作,手头上的这笔钱利润还会翻一倍,达到一个亿!
而如果第二年保持增量,即便销售业绩稳步不增,他的利润也能达到2个亿。
因为第二年的成本,已经严重降低,转而扩大了利润。
96年的李宁,销售额有多少,好像也就差不多六个亿吧?
自己只用了一个月就快赶上李宁了,但这值得骄傲吗?
陈庆宇觉得,不值得……
他利用了后世20多年的先进营销学,放在这个年代,有东仓服装厂的资源,有秦部长等人的支持,再加上这领先20多年的商场经验。
如果还拿不到这个成绩,他甚至可以一头去撞死。
公司变大了,别人看到的是节节攀升的销售奇迹,而陈庆宇看到的,却是各种各样的隐患。
陈庆宇的服装厂变成了服装公司,员工从小村子里的20多人,变成了后来的100多人,又变成了现在的五百多人。
这是正式员工,而在正式员工之外,还有一批兼职临时工。
当然,在陈庆宇的公司内部,并不叫临时工这个名字,而是叫储备经理。
除了这些储备员工之外,还有张万全和老陈带领的几十号安保人员。
这批人员,并不在服装公司的麾下,而是由老陈单独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是运输行业,忙的时候,安保人员当司机,运货结束,就来当安保。
而出问题的,正是这批新进来的临时工。
临时工的数量太多,仅仅从账面数据来看,多达将近2000人。
放在一个月前,他根本没想到会招这么多人,毕竟就算是临时工,也得发工资。
哪怕每个人只有200,两千人加起来也有40万。
这批临时工,一部分用来接听电话,忙后勤,还有一部分被放到外边,维持服装公司的运作。
而若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先得了解陈庆宇公司的运作模式。
服装公司的运作模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线下,一部分是线上。
这年代还没有网购,但陈庆宇却另辟蹊径。
线下模式很简单,客户来小白楼购物,由生活指导专员帮忙搭配,搭配好了之后,直接结款走人。
如果消费达到了300元,还可以领走一本都市丽人杂志,上面有当月最新款的各种限定版和热卖款衣服模特。
而线上的部分,才是陈庆宇真正的王牌手段。
这年头还没有网购,但是没有网购,并不代表不能隔空购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