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招兵买马!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服装厂必须扩建,而扩建后的服装厂,生产量能扩大十倍,工人数量也从二三十人,扩张到了一两百人。

    按照陈庆宇自己的意思,起码也得一次性扩建到500人的规模,但是经过他和廖东煌的讨论,却发现即便把生产线搬过去,目前也找不到足够的熟练工人。

    不错。

    陈庆宇之所以如此风风火火,找银行贷款和买车,不是因为他有钱没处使,而是因为廖东煌已经答应了他,把落后的这几只生产线,全都按照低价转卖给他。

    500万元的价格,转让三条落后生产线。

    东仓服装城有几千个工人,这些工人肯定不会跟着生产线走,但是东仓服装厂还有很多临时工。

    这些临时工,只在工期忙的时候才有活干,平日里都是在家赋闲,或者在服装厂周边做点小生意。

    陈庆宇把这三条生产线转过来,同时花高价聘请了一些熟练工人。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把所有订单,都交给服装厂去做。

    成本没降低多少,反而还提高了一些。

    但陈庆宇看中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自家的服装厂。

    他现在不缺钱。

    奥运进程已经过半,订单即便还有潜力,但是也已经度过了最高峰。

    接下来的半个月,奥运订单还会按部就班的生产,但是销量却已经逐渐趋于稳定,造成这种原因的结果很简单,想买奥运之风系列的人,最容易有消费冲动的这波人,已经卖完了。

    剩下的人,除非是等到节假日和发薪日,否则每天也只有几千张订单。

    陈庆宇预估过整个奥运的订单总量。

    廖东煌预估的总量,是2000万左右,陈庆宇给自己定的标准,是1500万。

    抛弃所有成本,他仅仅依靠奥运订单的服装,能够赚大概700万左右。

    这700万,他要拿出一部分还债,还要留一半用来维持公司运转,但最重要的是,他得想到接下来的路。

    上辈子做生意的时候,陈庆宇为了还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他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不到50块钱,而他并没有去乞讨或者行骗,而是从城里论斤买了一些旧服装,背上大包袱,到乡下去卖。

    城里有消费,乡下也有消费,只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分。

    在乡村道路建设完成之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实也有着非常广阔的销售潜力。

    只不过是这些品牌,没有顾及乡下的能力,即便铺设了乡村销售渠道,成本也过于高昂。

    而陈庆宇却不同。

    服装厂扎根于乡土,周边都是大量的村民。

    凭借这段时间的服装厂口碑,很多村民都愿意来这里干活。

    一天两顿肉菜,再加上至少十块钱的工钱,就算比城里的工作也不差多少,而且服装厂的工作并不是全年如此,真到了农忙时节,他们仍旧可以继续回去耕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yedaheng0wozai96dangjulao/read/97/34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