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演员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名利双收,甚至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先生,我一定会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投资。”
郑一健激动的说道。
陈庆宇拍了拍郑一健的肩膀,以示鼓励。
他只有郑一健这么一个演员,有资源自然要投资在郑一健的身上。
港城电影虽然开始没落,但毕竟还不像十年后那样。
千禧年前后的港城影视,仿佛迎来了回光返照,接连上线了几部过亿的大投资。
这个时期的港城影视,就仿佛吃了大补丸,各种大制作一窝蜂的上,仿佛是要证明自身还有影响力。
二三十年后,人们分析港城影视到这个阶段,有人用背水一战来总结这段时期。
每当一个行业快要走到末路之时,总有一些人心有不甘,他们会利用手中所有的能量,再最后冲锋一次。
如果成了,这个行业就还能再持续10年,如果败了,他们也是给这个行业盯上了棺材钉。
但至少在90年代而言,港城的电影圈还有机会。
其实无论是港城还是好莱坞影视圈子,尤其是电影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从内地的影视发展路线,就能看出来。
内地影视曾经红火过一阵子,在那个电影票只有几毛钱的年代,经常会爆发几亿票房的超级观影热潮,后续不再使用电影票后,也有过观影人次破亿的超级爆款。
然而随着文化思潮的转变,人们陷入了迷茫阶段。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文化精英,都陷入了一种文化迷茫和不自信,不知道该往哪条路走。
有些人选择彻底倒向西方,有些人则彻底转向世俗,然而又不知道走哪条路,以至于虽然选了方向,但拍出来的东西却主题模糊,粗俗不堪。
陈庆宇不是影视圈的专业人士,对于港城的影视,着实也没什么研究。
他之所以投资郑一健,只不过是想借由郑一健的影响力,给曼妮百货打开知名度而已。
港城影视的未来他不关心,也没有能力管。
通过一部自传电影,转变郑一健的戏路,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古惑仔,转变成更主流的影视演员。
这是陈庆宇的第一步。
而接下来,他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此时的徐老怪,应该已经开始筹建蜀山传的拍摄了。
在原本的时空中,郑一健了本来就是蜀山传的第一男主。
而有了陈庆宇的加持之后,蜀山传的投资将会更大。
陈庆宇不会直接投资,但是陈庆宇却可以邀请李泽凯加入。
影视圈的破记录投资,对于陈庆宇和李泽凯这种商业人士而已,只不过是小打小闹。
陈庆宇投得起也赔得起,只要符合他的发展战略,别说是投资三个亿,就算是投资十个亿,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