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果因为续航时间的痛点,非但替代不了,反倒会让用户意识到随身听的优点,这怎么行?
续航时间必须加长,最少要5个小时。
而且,市面上的随身听大都是更换电池的,为了体现出差别,陈庆宇没打算涉及电池款。
MP3从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其只能使用充电版本。
毕竟陈庆宇也没有制造电池的相关工艺和工厂,与其花费心思再设计一款电池版本,倒不如直接把产能都堆在充电版本上。
90年代,能够充电的电子产品,天然就多了几分高档感觉。
物以稀为贵,人们早就习惯了用电池的东西,突然发现一个充电版本的东西,肯定会觉得很新鲜。
推广,加上不同的使用习惯,很容易把这种新鲜感,营造成高级感。
张志东的方案里,虽然没有使用锂电池版本,但是却计算了锂电池版本的续航时间。
同等大小的锂电池,放在MP3中,续航时间能拉长到三个半小时左右。
这个续航时间,已经快接近陈庆宇的半天使用场景了,但依旧还是太低。
MP3体积太小,如果放在手机大小的体积中,续航时间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可以把电池做得更大。
除此之外,陈庆宇还有一点想不通。
MP3的耗电量非常小,而且比手机小的多,就算只有400mA的电池,按说也不应该只能续航两个小时而已。
难道是因为增加了硬盘,所以续航变少了?
陈庆宇心中猛然一顿,仿佛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老板,如果要增加续航时间,在不考虑改变 MP3大小情况下,目前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减少硬盘的功耗。”
“硬盘比闪存的容量更大,但是也增加了一部分能耗压力。”
涉及到储存技术中的一些细微差别,张志东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他专门询问了一些业内人员。
“老板,闪存的价格之所以远远高于硬盘,不仅仅是因为体积更小,还因为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速度更快,能耗也更低。”
“闪存工作消耗的电量非常少,几乎可以不用计算,但用硬盘就不同了,同等大小它更大,虽然容量也更大,但是读取和写入这也更麻烦。”
闪存是从内部读取数据,而硬盘更像是磁带一样,需要通电启动磁头滑动读取,如此才能够将储存在硬盘中的文件读取出来。
而只要硬盘运行就不能断电,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电量,虽然IBM的设计,已经减少了部分能耗,但是在一个只有400mA的总电池状况下,依旧显得很无奈。
对于硬件技术,陈庆宇是一点都不懂,但他有一个好处,能听劝也愿意听劝。
而且,他有一个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知道日后的发展路径。
此时的硬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仿佛从哪方面看都不如闪存,但是再过些年,硬盘技术就会迎来质的突变,固态硬盘的出现,直接把闪存挤出了市场。
但这是未来,未来就算再美好,现在也帮不到陈庆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