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膝在台阶上坐了一会儿,林中疏疏寂寂,没有声响。
他低下头解开手中的卷宗,带些勾连的暗淡墨迹显在眼前,正是关于这件案子唯一的记述。
卷头:
“明月宫刺皇后案之卷
【时在】:锁鳞四年春,三月初九夜,子时一刻。
【案发】:大内明月宫寝殿
【涉案】:越沐舟,魏轻裾,应宿羽,刺者
【领案巡检】:‘鹤字甲一’,越沐舟。”
正文:
“夜漏刚过子时的时候,天上下了很小的雨。细如毫针,约莫三刻后能濡湿地面,马踏有痕,约五刻后土石松软,人行将留下较完整的鞋印。
应宿羽坐我左侧一尺余,说:‘来到这边以后,倒很少看见下雨。’
我答:‘你好冬天过来,那时节谁给你下雨。’
应宿羽答:‘因为我就是想看雪啊。’
无人声,静有十二息,雨势稍大,拍瓦可闻,殿外夜莺鸣叫三声,未飞未惊。鼻端渐有雨味。
应宿羽言:‘那时节也没有你们‘北方的虫子’。’
我未答。
应宿羽言:‘听今日朝上说,北方局势偏于安定了,真好,这么多年兵祸连绵,百姓们终于可以得些休养了。’
我答:‘你觉得往后是安定的时日么?’
应宿羽伸手接雨:‘北面外敌已退,内里朝堂渐稳,贤君明后登位四年,都尚年轻……大唐已连着过了几个凛冬,你瞧,这不已下起了温润的春雨吗?’
我未答,约两息,殿内外五感皆如常。
应宿羽言,声低平时一半:‘沐舟,我总觉得……你好像不停地在担忧着什么。’
我未答,微一走神。
应宿羽言:‘三年来,一直都是。姑姑说那夜她和你聊了三个时辰,她说你总是想着‘离开’,不管是落在哪里,‘扎根’这件事本身就令你不安……我看你也是这样。’
我答:‘人家说了你便‘我看也是’,平日却不见说。’
应宿羽答:‘啊,那我笨咯,我早承认自己在越大侠面前是个笨蛋,有什么新奇的。’
我答:‘我怕你忘了。’
应宿羽笑,三声,一高两低。雨势始大,落如松针,约小半刻后土地松软,人马留印,殿内外万籁渐起,穿林打叶声、落檐滴瓦声、景池击水声种种混杂。雨中土腥泛在鼻端。
五感无异。
应宿羽双腿平伸,眼望阶下梅树:‘所以姑姑说……你说你愿意试着留下来……真的吗?’
我未答,约两息,后答:‘是。’
无人声,静有七息,应宿羽笑成珠串,声与殿外夜莺同起。
继而应宿羽言:‘我觉得,是你一直那样长大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