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老朱“大字不识一个”都干得这么好,我子孙一定比我聪明。】
【弹幕:朱元璋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唯物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弹幕:这属实是刻舟求剑了】
明朝的皇帝们:祖宗啊,您自己是核动力牛马,不代表我们也是啊!
找您这么干下去,一个好好的人用不了两年就得活活累死。
【弹幕:朱祁镇:难说!】
看到这条弹幕,与没有生活在明朝的百姓们毫无顾忌地笑了起来。
而生活在明朝的百姓们,则是偷摸用衣袖掩面笑了起来。
燕王朱棣看到朱祁镇这三个字的时候,就心说不妙,想要溜走。
但奈何屁股被抽得开了花,实在动弹不得。
于是……
“哦吼吼……”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殷切希望中,事情起了一些小变化。】
【首先是太子朱标的早死,打乱了一系列朱元璋对后世的安排。】
【进而他孙子建文帝敏锐发现:长此以往,稀少的官僚势必压不过地方藩王。】
【不行,得削藩!】
大明。
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视频,再次扎在他的伤心处,于是更加卖力地抽起朱棣。
又抽了十数下,他才终于将腰带放下,有些颓唐地坐到几名太监搬来的椅子上喃喃道:
“难道咱真的错了?”
“难道咱这样做,真的是在刻舟求剑?”
他开始思索起来,曾经“拍脑袋”建立起来的,静止的世界观,开始产生变化。
而在建文朝。
天下的读书人看着削藩这两个字,简直要把方孝儒给骂死。
削什么藩啊,让皇帝增加文官数量不就好了?
也让我们当当官啊!
【众所周知,当皇帝怀疑你是军阀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是军阀。】
【建文帝随即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打败。】
【弹幕:朱棣:官僚毒害皇帝,我要清君侧!】
【弹幕:奉天靖难!】
【弹幕:提刀上洛,痛陈利害】
【弹幕:朱允炆,自古唯一一个被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
【弹幕:削藩可是个危险活,得给藩王留个活路】
【弹幕:汉朝削藩从文帝开始一直到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才初步达成目标】
永乐大帝朱棣嘴角抽了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