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怪不得叫做日不落帝国啊。”
【在整个一战中,这些殖民地也为前线,提供了大量兵员及后勤补给。】
【从7月28日到8月6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欧洲列强纷纷卷入战争。】
【各个国家都开始招募士兵扩充军队,许多青年们积极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他们都希望在战场上,为自己的祖国赢得荣誉。】
【弹幕:《荣誉》】
【青年们怀揣着朴素的爱国情怀,踊跃参军,人们对战争形式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从将领到士兵再到平民,都认为战争很快就会分出胜负。】
【但他们不会想到,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四年之久。】
【一九一四年,广大群众享受了几乎半个世纪的和平,他们对于战争又能知道些什么呢?
在他们看来,战争是奇遇——恰恰是因为离得遥远,战争被赋予一种英雄色彩和浪漫色彩。
他们始终从教科书和美术馆了解战争:穿着锃亮戎装的骑兵眼花缭乱地交战;致命的一枪总是击穿心脏中央;壮烈的牺牲之后,全军在嘹亮声中胜利前进。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谁还记得起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在普通人的想象中,战争被描绘成一次浪漫的短途旅行,一场热烈豪迈的冒险。
甚至有一些年轻人担心自己可能会失去生命中一件美妙、兴奋的事。他们急急忙忙地跑去报名参军,在开往葬身之地的列车上欢呼、唱歌。
整个帝国的脉管里都激荡着鲜红的血液,头脑发热,希望急切。】
【“一九一四年八月,新兵们笑着向母亲们高声喊道:圣诞节我们就回到家了。”】
古人们沉默不语。
他们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些怀揣着热血的年轻士兵们,在战场上被机枪像割麦子一样,一排排地杀死时的绝望了。
许多孩子随军出征十数年没有归来的母亲,失声痛哭。
她们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曾经说是几年后就回来,可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渺无音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科技进步创造的新式武器,也使得战争的残酷性,远超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
【一战前,各国在人口数量上:】
【俄国有1.7亿人,美国有9700万人,德国6700万人,奥匈5200万人,英国4600万人,法国4000万人,意大利3700万人。】
【在GDP总量上:】
【美国370亿美元,德国120亿,英国110亿,俄国70亿,法国60亿,意大利40亿,奥匈30亿。】
【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份额比例:】
【美国为32%,德国为14.8%,英国为13.6%,俄国为8.2%,法国为6.1%,奥匈为4.4%,意大利为2.4%。】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