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废物利用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我不是说你们能力不行,只是角度不太好把握,需要练习。”卡维说道,“我小时就觉得骨折就该这么用手术去解决,所以经常拿锥子钻骨头,角度判断不会有问题。”

    脊柱椎骨的构造不尽相同,虽然都叫脊椎但入钉点选择、倾斜角度、深入长度都不同。

    开路锥只是在骨皮质上钻个开口,在进入骨松质后需要用到探针来确定螺钉的进入方向。

    其实老元帅的后方椎板已经被全部切除干净,已经能做到直视下进入椎弓根螺钉,比起那些复杂外伤骨折的病例已经好了不少。卡维有大量脊柱外伤手术的经验,强的不仅仅是现代外科的观念,还有手感。

    入钉角度并不固定,对于腰椎而言,从5-30°都有可能,看的就是人之间的差异而已。

    现代外科或许可以使用影像学的图像导航来增加精确性,但其实用图像导航会增加手术费用,也会增加导航学习成本和器械成本。而对于外科医疗团队而言,图像导航就意味着吃射线。

    卡维并不喜欢这样,徒手置钉一直是他强调必须学透练透的内容。就算之后出现了光学导航、电磁导航、机器人导航,盲穿也依然是他教新人时经常强调的项目之一。【5】

    既然是徒手盲穿,手感就显得很尤为重要了。椎弓根松质骨内进入探针时会让人有种砂砾摩擦的感觉。进针继续往前,还会有一种被“捏住”的吸入感。

    “就像棍子插入了沙土一样,其实操作熟练后就知道了.”

    卡维快速在腰4,5两块椎骨的两侧椎弓根上探出了入钉路径,速度就像个熟门熟路的老木匠:“接下去骶骨s1上还需要来两个。”

    骶骨的造型和其他脊椎完全不同,加上骶骨前方的复杂解剖结构,造成了骶骨入钉位置很有讲究,入钉的角度也需要严重内倾才行。【6】

    不知不觉间,手术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腰4-骶1都被卡维钻出了坑道。而一旁仔细消毒骨瓣的希尔斯也带来了消毒结果:“消毒时间到了。”

    “用生理盐水再冲两遍。”

    “行”

    手术到了这个程度,早已顾不上卧室内的情况。因为没有洗手盆,生理盐水的冲洗工作只能在地上进行,只靠着几条吸水毛巾撑着。中间希尔斯找管家要了好几次,最后实在不够用了就只能靠地毯来吸水。

    四溅的血迹、用剩下的纱布、骨骼碎屑、不小心掉落的手术器具,这里一点都不比手术剧场整洁干净。

    “我现在把骨瓣切成三块,平整地放进椎间盘的空隙中。”【7】

    卡维算好了高度,撤走了铰刀,把骨瓣一块块塞了进去。

    其实髂骨是卡维无奈之下的选择,更好的还是椎间盘填充块【8】。只要在里面塞满骨质,就不用担心高度和术后变形的风险。而现在,椎间盘填充高度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麻烦的一个问题。

    “高度不够。”就算是没有脊柱手术经验的瓦特曼也能看出腰4-5之间的椎间盘要比其他地方薄一些,“不止腰椎,我看骶1上面的椎间盘也不够。”

    “怎么办?难道要开另一边切口再取骨瓣么?”

    “或者可以选择其他金属,骨钉都打了,也不差这点吧。”

    卡维也在用铰刀测量椎间盘的空隙高度,忽然掀开了一旁干净的纱布堆,里面放置的是刚切下的椎板碎块:“没关系,可以用这些已经没用了的椎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jiushijijiuyizhinan/read/97/5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