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降“维”打击下的普通人们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但他还是默默离开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手术剧场,随便找了辆马车直接回了家。

    这不是在逃避,因为与其在这儿人挤人问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还不如早点关掉诊所,整理完所有需要的东西,尽早去市立总医院报到。

    到时候想问什么就能问什么,想学多少就能学多少。

    ......

    同样选择离开的还有和瓦雷拉一起来这儿的格雷格。

    和瓦雷拉不同,他这次来剧场看的不只是外科领域的发展,更多还是想撇开专业眼光,来看看卡维到底能否突破自己的极限。

    同样的17岁,卡维似乎已经走到了手术界的顶点,而他才刚刚进入维也纳日报做实习记者。看似在和前辈做竞争,随时都有胜出上位的可能,但格雷格很清醒,自己在编辑手里只是一枚制衡瓦雷拉的棋子而已。

    上次剖宫产的救急报道,并没有给格雷格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奖励。

    工资没有涨,工作没有少,地位依然是最底层。

    日报的外科版面并不大,这些年一直都是瓦雷拉的单人专栏,自己横插一脚看似是后浪把前浪拍在了沙滩上,实则是鸡蛋敲石头,最后能不能完成实习转正都是问题。

    格雷格和达米尔冈一样都站在角落里,虽然门票钱能找报社报销,可他还是极有自知之明地选了最便宜的位子。

    身上是一套黑色正装,头上戴着软帽,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笔希望能用简单的文字抓住卡维手术的细节。

    只是他的外科知识实在单薄,卡维的手速又快得惊人,连过程都看不清,又谈何看懂、记录、甚至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问题。

    到头来,他的稿子也只是一段浮于表面的新闻报道,没办法和瓦雷拉的专业性相提并论【2】。但格雷格并不觉得自己白跑了一趟,500+克朗的门票钱也花得很值当。

    有些事儿是相通的,卡维的成功也给格雷格带来了一些自信。

    外科手术栏根本不是自己该待的地方,继续留在这儿只是浪费时间。他已经做好了调离岗位的准备,如果编辑不答应就只能换一家报社了。

    “车夫,去《日报》报社。”

    ......

    就在格雷格和达米尔冈离开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一位年轻人选择了离开。

    他一直都坐在观众席第二排靠右的位子,左手边是伊格纳茨和瓦特曼,右手边则是洛卡德和身体刚恢复的奥尔吉。希尔斯此来就是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看看卡维到底有没有做剖宫产的实力。

    虽说在奥尔吉的肚子里,他已经明白了卡维的技术能力,可腹腔内止血是止血,前置胎盘剖宫产还是要难上1到2个台阶。

    事实证明,卡维的剖宫产早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畴,就连他这样有一定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都难以跟上节奏,场内能真正看懂全过程的绝不超过五个人。

    这就是他离开的原因。

    因为希尔斯明白自己挤到人群前去提问根本没有意义。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回家再把腹腔解剖书拿出来好好看一遍,等过两天拉着洛卡德一起解剖完几具尸体,再遵照刚才记下的内容,做手术细节方面的思考和复盘。【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jiushijijiuyizhinan/read/97/5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